近几年,中石油和中石化高价收购了一批社会加油站,原来还有一些地段好的加油站不愿出让。然而,从2004年开始,成品油批零价格倒挂,加油站卖油越多,亏得越多,社会加油站难以维持,只能主动上门出让,或者关门停业。
“两大石油集团改变了收购加油站的手法,原来的手段是抢占加油站,现在则是断油逼宫。”上海的证券分析师说,在现行的体制下,两大石油集团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供货商,导致整个市场的不公平。
上海最大的民营石油集团出让50[%]以上股权给中海油,一度引起全国轰动。 “资源是垄断的。没油,油价是倒挂的,赔钱。”公司的一位人士如此解释卖掉公司的原因。
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民营石油公司,在2005年7月被中石化“断粮”之后,最终委身中海油门下,以股份换取中海油较为稳定的油源。
据了解,1999年之前, 社会加油站一度占到总数的60[%]。但是,到2001年,90[%]以上的民营加油站被两大集团“招安”。最新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石化在控制了国内近30000座加油站的基础上,再收购加油站1200座,其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上升至约55[%];
中石油也强劲扩张,加油站总数达到18164座,零售市场占有率达到约32[%]。而民营加油站2005年只剩下2万家,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5[%]。它们正在苦苦挣扎之中,很多已经快撑不住了。
在国家政策调整后,原油</a>开采和进口权都掌握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手里,所有下游的石油企业,都必须从两大集团手里买油。因此,两大集团采取了对付民营石油企业的新方法:在石油加工环节,让价格倒挂,即让民营油企“赔死”;在成品油销售环节,限量供应或者干脆断油,让民营油企“饿死”。
目前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一边是民营石油企业的“哀鸿遍野”,一边是两大垄断型国企的“迅速扩张”。
成品油价节节攀升。
同样涨油价,国内与国外消费者的感受也不同。国内成品油系“垄断供给”,消费者没有选择权。国外成品油系“市场供给”,同样是涨价,人家却有选择权。
另外,只要存在零售市场竞争,各加油站的涨幅就有高低差别,消费者还可通过选择获取涨价条件下的“消费者剩余”。而在国内,消费者则被完全剥夺了建立于选择权基础之上的“消费者剩余”。
垄断体制下的油价涨,好处都落到了垄断供应商的口袋里。这几年,国内垄断巨头于国际原油市场,每每表现为“买涨不买落”,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可站在垄断的立场上看问题,这却是“最佳”的市场行为取向。何以至此?因为只有原油进价高,成品油涨价的理由才更加充分。
威名认为:中国才是全球的亮点,原油界真正的大佬。中国作为第一原油进口大国,同时也是原油消费大国,现如今的石油定价权的天平似乎正在向中国倾斜。大中华崛起,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为中国感到自豪。中国对于石油安全的应对,应该做到未雨绸缪,以防国际时局的变动和石油价格的暴起暴落。我个人觉得中国必将在世界舞台上越走越远!
本人对股票、原油、沥青、现货铜、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原油/铜技术分析薇-信:kyy18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