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虽然中国是原油净进口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产油大国。中国在受益低油价的同时,也面临风险,根据2015年最新的《BP能源年鉴》,中国在2014年的产量为420万桶,是全球第四大石油生产国,与加拿大的日产量相当,几乎是尼日利亚日产量的两倍。低油价下,即使是生产成本低廉,产量丰富的中东国家也面临极大的压力,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近年来石油价格跌跌涨涨,中国油价也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要知道石油会影响这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产业发展,建造业,纺织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美国又因为“页岩气革命”,国内原油大幅度上升对外需求量减少,美国老大哥的身份也开始有所转变,由原油进口国慢慢转变为原油出口国。而中国也必须在石油价格下跌之际,抓住这一机遇。
国际油价下跌对国内能源企业是一种考验。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同时,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遭到考验。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连续两次暂停成品油价格调整。1月13日,顶着外界巨大的压力,发改委对外宣布新的定价机制,设定了成品油价调整的上下限。上限为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130美元,或者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再降低。
发改委称,将下限定在40美元,是因为油价过低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中国石油自给能力,使中国已达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并大幅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另外,过低的油价也不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和治理空气污染,也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
国内限价的政策可能会导致成品油消费压力转向海外,甚至有可能导致原油走私。《金融时报》的报道称,尽管这意味着只要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成品油的价格就不会再遭下调,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中国的内需会充分地增长来消化这些成品油。而如果国内无法消化这些产品,笔者V信dhcj168那么国际市场可能会充斥着中国的成品油。
但由于国内原油生产成本不会低于每桶40美元,因此,中国成品油在出口时,对比国外产商,将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由于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做调整,也可能导致部分国内炼油商走私海外低价原油。
油价暴跌对经济的影响将大于石油和大宗商品的影响。能源企业破产数量将激增,最后低油价会导致供应减少,油价到达底部。如果美元兑大多数货币的汇率企稳,那各国的厮杀可能会少一些,但目前,世界迫切需要能促进增长的政策,可惜,这样的政策很难在可见的时间里看到!
撰写:鼎汇财经(交流威信dhcj168);致力把握经济金融走势,对现货原油、铜、沥青等投资产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资金缩水,可以关注本人。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实战经验,给大家帮助,让您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走在一条正确的航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