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6月16日 - 香港券商的处境一年不如一年,MSCI明晟决定暂不把A股纳入其指标指数的决定则破灭了该行业的希望。全球追踪MSCI该项指数的资产规模高达1.5万亿美元。
2016年头五个月港交所平均成交量较上年同期下滑43[%],股市下跌30[%],表现创下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差。
这种疲势没有外部冲击的原因,分析师担心可能是香港金融业长期的结构性衰落之势。香港金融业一直充当资金进入内地的通道,包括在沪深上市的A股。
如果A股能纳入MSCI的新兴市场指数,将吸引高达4,000亿美元资金流入中国市场,给香港券商带来一线希望。
根据瑞银的计算,实际上在该决定公布前的最近几周,已经有近80亿美元资金流入中国相关产品,其中多数是通过香港流入的。
“银行和金融机构在销售和交易业务所面临的环境已然颇具挑战,MSCI的决定又是一大打击,”Robert Walters金融服务主管John Mullally称。
“银行对运营环境有信心时就会增加招聘,当前的市况是我这阵子看来最糟的情况,”他称。
路透数据显示,在某些日子里,香港股票交易所整体交投量甚至还赶不上阿里巴巴在纽约证交所的成交量。
香港的繁荣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大陆息息相关,而中国经济增长则已放缓至25年低位。
香港2016年第一季GDP出现近两年来首次萎缩,因中国经济放缓冲击香港房地产市场和零售行业。
占香港GDP比重达17[%]的金融业表现疲软,本月稍早东亚银行关闭整个股票经纪业务,裁员180人。
据当地媒体报道,香港AMTD的财富管理部门亦裁撤近百名员工。
除了成交量下滑外,在采用新技术方面一直行动迟缓的券商也感受到了转向自动交易的压力。自动交易会降低手续费,也可绕开传统交易人士的参与。
根据Greenwich Associates的数据,香港目前约有44[%]的零售交易通过自动交易完成,10年前仅为13[%]。
香港本地市场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IPO)数量也大幅减少。今年迄今香港的IPO总规模仅有5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达到133亿美元。
“大家将在未来6-9个月重新审视整个成本基础,因为营收将大幅降低,而且IPO也不太多,”未来资产环球投资的联合投资总监Rahul Chada说。
“东亚银行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你将看到其他银行也在尝试简化业务结构,除非成交量上来。”
四名消息人士称,一些外资银行仅仅在最近几周就裁减了共计100个左右的研究分析师和股票交易员职位。这些银行包括巴克莱、法国巴黎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其他人为求生存已把眼光看向海外。
“为了保住我的饭碗,我会紧盯其他亚洲市场,而不是只把重心放在香港,”一家欧系银行的机构证券主管说。
“虽然这意味着工作时间更长,但也表明我的价值更高一点。”
然而,就在华尔街银行及香港券商处境艰困之际,中国内地券商趁机抢占市场份额,尽管是从一个较低的起点。
国营的中信股份、海通证券已拓展至香港,并将办公场所设置在黄金地段。他们认定自己可凭借大陆母公司的有力支持挺过经济低迷的逆境。
中信证券发言人称其没有裁员计划;相反,公司称其还在征聘法务、合规及固定收益领域人才。
香港股市交易图表
笔者经常关注国际形势和重要消息面,对现货原油/沥青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研究。一个选择,一份信任,一生收获。如果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理财投资,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或者对现货投资感兴趣,想学习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可联系本人官方微信 zg99029 (长按可复制),获取每日投资获利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