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经历了5月冲上年内新高每桶50.2美元的火热场面之后,进入6月,原油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多空大战。近期,国际油价一直徘徊在每桶50美元附近不断波动。
在国际油价及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石油储备建设的不断推进,将有助于保障我国石油储备稳定增长,也将对国际油价起到稳定的作用。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2至4月份,我国原油进口量都超过了3000万吨,大批满载原油的轮船停在青岛港,来自中东、南美、俄罗斯的石油商人纷纷来到中国争抢市场。专家指出,我国原油进口较10年前增长了1倍多,并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的石油市场对国际油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进口持续增加的同时,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攀升。相关人士指出,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首次突破国际公认的50[%]警戒线;2011年,首次超越美国,达到55.2[%];2015年,达到60.6[%],首次突破60[%]关口。
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5年年中,我国储备原油2610万吨。若按照国际能源署建议的拥有不少于上年度9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来计算,约7600万吨的原油储备量才是2015年的合理量,很明显,我国2015年年中的2610万吨的储备量与“及格线”还有不小差距。
面对储备量的不足,我国正在加快提高石油储备。相比于2014年公布的1243万吨原油储备量,2015年年中的原油储备规模增长了约110[%],建成的石油储备基地也从4个增加到8个。根据此前规划,我国的石油储备库及储备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在推动石油储备方面,明确规定企业义务储备主体范围、储备规模及储备计入范围等事项的同时,企业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根据石油市场供需状况,储备量在一定时期内可适量调整;企业义务储备石油的采购、存储和轮换由企业自行决定。
同时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石油储备,民间资本也将成为我国石油储备的重要角色。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运营,国家石油储备单位可以租赁企业石油储备设施存储政府储备石油,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储备的效率。
而针对当前相对较低的油价环境,的确是中国提高石油储备的好时机,但考虑到石油储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低价买入虽可以适当降低总成本,但是否在此时大量购入还需要综合考虑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我国的储备库建设情况、石油储备能力等。
而国际油价消息面显示:稳健的需求及大量中断的供应令供应富裕程度大幅缩窄,但部分供应中断量的逐渐恢复,以及欧佩克继续增产将限制市场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此外,随着油价突破50美元/桶,美国原油生产商或将加大生产活动,限制油价继续上行。基准情景下,预计三季度国际油价环比将上涨,但若发生供应大幅恢复情景,则三季度油价有可能出现回落。笔者V信:yqjp028
文/雅琴解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