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盛财经/gscj0110
一、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处于“深秋”?
我这个人一般总喜欢用四季来形容中国的经济,应为感觉特别的形象,不知您是否也有同感?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我个人喜欢用的一个形容词是“深秋”,而绝不是寒冬,不否认这两者也是有搞头深深的凉意。
最近我做了简单的测算,按照国际标准测算的工业增长速度,可能比官方的数字还要低一点,可能还低0.3[%]、0.4[%],这是比较准确的工业部门增长的实际速度。这就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要回避,不能说6.9[%]已经不错了。
二、到底是什么原造成当前经济处于“深秋”?
为什么当前中国经济的速度在不断下滑,当然我们想提的问题是为什么实体经济的增速比较慢?原因何在?未来会怎么演变,政府会出什么政策?我们反复探讨,企业家怎么调整,个人怎么理财?
原因之一:无疑于还是归咎于中国房地产
房地产仍然在调整之中,房地产这个行业已经调整了将近两年,2014年全国总体房价和交易量是负增长,是负的8[%]到10[%]的增长,房价下降了8[%],交易量下降了10[%]。在交易量和价格萎缩的全国平均过程中,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速度当然在放缓,它还是正增长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尽管2015年5月份开始, 出现了拐点, 全国总体上看开始回升了。但整体上升,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传递到房地产新开发的投资增速回升。房地产这个行业在深度调整,当然现在已经出现了回升的迹象。从目前情况来看,大中城市、大型城市回升比较好,包括北京、深圳、上海,交易量在回升,中部城市安徽、武汉恢复得比较好。因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马上带来原材料、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的下降,产能过剩进一步严重。
原因之二:自然就是国际因素
一般世界经济正常的增长速度是5[%],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经济增速都在下滑到3[%]。尤其和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经济体,比如说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经济不景气,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增速也下滑,这是国际因素。
只有英国、美国增长速度基本上是正增长,但购买力,消费,工资率却没有进一步上升。那么有没有想过英国和美国为什么恢复得比较好呢?是因为美国和英国的经济政策是最老道、最务实的。就是因为这样务实的方法,英国和美国帮助了金融经济。但是整体的世界经济恢复比较缓慢,也拖累了中国经济。比如说今年整体上讲,我们的出口将是负增长。非常少有。好在中国在经济不利的情况下,进口原材料价格也在下降,国际收支没有影响。2015年中国的国际收支将会出现创纪录的6000亿贸易顺差,恢复到6[%]。浙江的企业家很多在国外,可能最有感觉。
原因之三:是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和人一样,要新陈代谢
什么意思呢?不符合中国经济的企业要被干掉,新企业要加速,这才是经济发展之道。但现在的情况是钢铁企业严重产能过剩,但还在苦苦挣扎,就为了挣几毛钱还在生产。所以,我们的钢铁应该退出一部分,应该让更多高效的企业进来。退出太慢了,现在称之为“僵尸企业”的太多了,现在退不出来,还抱怨政策不对、经济不好。
三、下一阶段到底怎么发展?想分一下本人观点
未来这一两年,尤其是2016年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力点还是稳增长和保增长。按照目前的态势,经济下滑还要持续至少一个季度或者半年,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往下滑,对“十三五”的执行非常有挑战性。所以, 观察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点还是想方设法调动一切积极性稳增长、保增长。所以,2016年上半年, 预计是将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调动地方积极性,包括给地方政府、地方官员正面激励,树榜样,破格提拔,鼓励创新,鼓励多试。通过这些办法把已经批准的、已经立项的项目落实下去,这些事在明年一季度会密集布局,到2016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会逐步发力。 这是会导致明年的增长前低后高的一个因素。
第二个因素,房地产,前面已经讲过了,2016年上半年或者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开发的速度上不来,但到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房地产的投资开发速度应该是逐步往上走了。所以,房地产这个行业就会转换到成为中国经济的拉动力,这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第三个因素,影响明年经济走势或后年经济走势的,可能是已经出台的、还没有完全落地的计划生育改革政策——二孩政策。我看了很多人口专家的各种预测,他们的普遍预测是二孩政策按全年算,将会多出生200万到300万的婴儿,2016年下半年就算一半,也是150万,那也是比较大的数字。这200万到300万的婴儿对2016年、2017年经济有什么影响呢?我的分析是,首先一批能够享受计划生育改革红利的人口,应该集中在城市。所以,城里人、公务人员、大学老师到目前为止生一个孩子的,会首先响应计划生育改革政策。
所以,这几个因素告诉我们,2016年的增长走势恐怕是前低后高。当前经济的下滑趋势在2016年中可能有所逆转,年底有所回升。2017年稍微远一点,不太好预测,但基本上和这个是一样的格局。2015年是6.8[%],因为四季度会略有下降,2016年略有回升,2017年还是这样的格局,6.7、6.8或者高一点。我还要说一下,这是官方统计,并不是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实体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这个数字多一点,所以这是2016年、2017年的基本格局。
大家好,我是金融分析师高盛,13年中见证了各类热门投资品种的兴起与衰弱。若你久在投资市场苦战不胜,或可促膝一谈,夜话交易心法,以求灌顶一悟,沙里淘金。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聚焦时事,把握更多经济动脉。我是高盛老师,整理好心境,与君同行!
文/高盛财经/gscj0110
所谓成功的交易=严格的心态控制+正确的资金管理+过硬的技术功力。
高盛V信:gscj0110(长按可复制).本人唯一官方公众V==信 gscj0110
下方若出现任何联系方式,纯属第三方介入,不明份子,请大家一定务必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