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盛财经/gscj0110
两年前欧洲央行就已经实行负利率政策了,但抬起通胀到2[%]的目标并没有达成;而今年日本第一季度宣布施行负利率后,日元的汇率竟然不降反升了,意外的是资本市场也是同种现象;而实际上,全球各国为了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都不约而同地在货币政策上打主意,结果显而易见是行不通的。凯恩斯主义的荒谬在何处?想要刺激经济的办法真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吗?所谓的增加就业,鼓励扩大投资真的可以实现吗?为何说负利率是一剂*,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已经无望了?央行的唯一责任是稳定币值吗?
凯恩斯主义的荒谬
试问:在每个价签后面多加一个零,世界就会发生变化吗?
经济学家阿尔钦当年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一群原始人来到河边,要度量那里石头的重量,该怎么度量呢?答案是:所谓度量,不过是武断地给石头标记数字罢了。这是似浅实深的道理。一切度量,都不过是选择一个标准物,然后以此去给其他物体标记数字。由于标准可以变,因此度量就是武断的。秤砣变了,标记出来的数字会不同,但是真实的物品并没有变。扩张货币只是把货币尺子变短了,即货币价值变小了,价格会因此上涨,但产出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古典经济学说,长期中货币是中性的,超发货币除了引起价格上涨,不会有别的作用。
可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不这样看,它认为短期里扩张货币可以促进生产、增加就业。分析是这样的:货币不会均匀流入每个人的手中,价格也不会同比例上涨,当部分商品价格首先上涨的时候,其生产者不知道这只是普遍价格上涨的前奏,错误地以为是他的商品相对价格上升了、需求增加了,于是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在普遍的价格上涨还没有发生之前,首先获得新增货币的那部分人,会错误地以为他的真实收入增加了,就会扩大消费。
可是最终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会涨上来。一旦所有价格都上涨以后,生产者发现,原来并非他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需求增加了,而是通货膨胀,所有价格都上升了,他就会削减产量;消费者也会发现只是货币多了,名义收入增加了,他的真实收入并没有变,于是就会减少消费。
然而,当生产者意识到应该削而不是扩张产量的时候,产能已经过剩了。
2008年,本来房地产应该向下调整,然而在“四万亿”的刺激之下,房价大涨,房地产开发商又到处抢地盖房子;本来钢铁也要向下调整的,但是在政策刺激之下也都巨幅扩张。
扩张货币可以降低实际利率吗?
货币超发未必能降低利率。
首先,超发的货币会流向资产市场,产生泡沫,泡沫化的资产市场赚钱太容易,这反过来产生更大的资金需求,使得利率不降反升。发生在2009年至2013年间的中国的高利率,正是与货币超发、房地产泡沫相伴随的。事实上,无论中外,泡沫化过程中利率都是高昂的。
其次,资产价格上涨迟早要传导到商品与劳务市场上来,引起消费物价上涨,政府将不得不紧缩货币。政策先宽松然后再紧缩会大幅提高利率。货币政策多变,一松一紧,会大幅扭曲企业的营运成本的,使得企业家更难以预判未来,因为不清楚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就难以为投资下注。而一旦企业家出现了大规模的误判,结果就是企业出现倒闭潮,经济危机到来。
负利率是一剂*
负利率反映的是经济已经没有增长的潜力了。
如果靠超发货币、负利率就能刺激经济,那等于是说,在每一个价签后面多加一个零就可以增加产量。假如用这样的办法真的能够刺激经济的话,那么我们连印钞票的工夫都不需要了,直接让每个人拿起笔在自家的钞票上画几个零岂不更省事?而且画的越多产量越高!
作为宏观管理者,不是思考为什么资本回报率那么低,不是通过改革消除制约资本回报率提高的因素,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宽松货币,甚至负利率都搞出来了,让人匪夷所思!
用脚后跟想想吧,利率怎么可以为负呢?利率为负,就是经济没有希望的意思。
日本没有希望了,欧洲也没有希望了,一切无节制超发货币的国家,最终都没有希望!
稳定币值是唯一目标
假如有人只借钱不还钱,会怎样呢?答案是社会会乱了套。
可是现实中就有一个家伙,借钱不还,还经常借,大量借。这个家伙就是央行。
理论上钞票是央行的负债,是央行按照市价从老百姓那里借走产品和劳务后,开出的借据。外汇储备也是央行的负债。所谓央行购汇,本质上还是通过开出借据(钞票)从老百姓那里借入外汇。是的,央行与百姓大众之间是借与被借的关系,不是买卖关系。
如果是买卖关系,老百姓把产品、劳务、外汇卖给央行,换回钞票,钞票贬值了,那么风险应该买者自己承担。这正是日常交易中要强调的契约精神。所以,房价下跌购房客去砸楼盘的行为就受到社会的谴责。人们会责问:房价涨了,购房客要不要跟开发商分享利润呢?
可是央行不是普通交易者。普通交易者用来与他人进行交易的是自己的财物,但央行不是。央行生产的“花纸片”本来没有任何价值,只是因为大家接受它,它才成为货币,具有货币价值。换言之,央行的印钞权是大家赋予它的。
因为印钞权是民众赋予的,所以央行就必须承担维护货币币值稳定的义务。否则,今天你一张借条从老百姓那里借了一只鸡蛋,明天老百姓拿同样一张借条却只能换回来半只鸡蛋;这就是借钱不还,跟打劫无异!
央行超发货币的权力常常来自于刺激经济、增加就业,甚至政客要求“调控”经济的要求。
一些人因为无知,以为超发货币能够刺激经济;另一些人则是无耻。比如,明明知道央行超发货币只会有损经济,但因为买了股票,就不反对。相反,还天天盼着央行降准降息。本来,汇率贬值可能是央行赖账耍流氓,因为原来它用6元人民币从你这里换走1美元,贬值后,你得用7元人民币才能从它那里换回来,但因为自己换了美元,就盼望着人民币贬值,贬的越多越好。
当然并不是盼贬值就真贬,关键是央行超发了太多的货币。在央行超发了太多货币的情况下,不贬值未必就好,这里存在“动态不一致”的问题。而且进口的人反对贬值,出口的人会拥护贬值。
任何支持央行牺牲货币稳定,去实现其他经济目标的行为,都是在鼓励央行借钱不还。央行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维护货币币值稳定。债务人唯一该做的难道不是不赖账吗?然而货币超发绝不只是在稀释财富,同时也是财富的再分配,因此会受到一部分人的拥护。更有趣的是,一旦超发货币,即使央行想停下来,因为怕阵痛,民众自己也可能不答应。
浮动汇率下外储不是严格意义的负债,信用货币下央行没有严格意义的负债,这正是当今世界的问题之一。
稳定货币是央行的唯一职责。也是我们要关注的。
大家好,我是金融分析师高盛,13年中见证了各类热门投资品种的兴起与衰弱。若你久在投资市场苦战不胜,或可促膝一谈,夜话交易心法,以求灌顶一悟,沙里淘金。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
聚焦时事,把握更多经济动脉。我是高盛老师,整理好心境,与君同行!
文/高盛财经/gscj0110
所谓成功的交易=严格的心态控制+正确的资金管理+过硬的技术功力。
高盛V信:gscj0110(长按可复制).本人唯一官方公众V==信 gscj0110
下方若出现任何联系方式,纯属第三方介入,不明份子,请大家一定务必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