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940万考生奔赴考场之际,让郡主带您一起关注下英国闹着退出欧盟这件事。嗯,郡主刚刚看了个段子:网上有一群快期末考试还没复习、快考四六级还没做真题的学渣们在为一群寒窗苦读3年的学霸们祈福助威。其实英国退盟除了可能会对旅欧旅英华人和赴欧游客造成一定影响外,对于扎根圣朝不动摇的大多数人来讲简直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蝴蝶扇动翅膀掀起的涟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作为谈资,这件事还是有点意思的,且浪费几分钟,听郡主粗浅的分析一下。
据英国媒体所做民调显示,3405人中支持和反对英国脱欧的分别占45[%]和41[%],11[%]没有明确立场。民调还显示,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脱欧公投将耗费财力,但愿意分摊费用的脱欧支持者人数在持续上升。是什么原因令支持脱离欧盟的英国人越来越多?
这其实是因为英国社会的“断裂”导致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人群之间不再存在共识,利益的矛盾必然导致政策上的分歧。在这一次,金飞认为分歧的双方可以分为“退出派”与“留下派”。其实双方态度的形成都是精明计算成本收益比的结果。
“退出派”的基本构成是那些自认为没有从入盟中获得收益的人群。譬如由于入盟,导致移民问题成为难题,这一点很多普通百姓都感同身受,至少55[%]的英国人都对政府应对移民的措施不满。
支持“脱欧”的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认定,欧盟一些国家反对“散伙”主要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它们担心英国离开后需要增加对欧盟的投入。前市长怨气大是有理由的,英国每年向欧盟贡献约200亿欧元(约合227亿美元)的预算费用,是继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之后的欧盟第4大净出资国,也就是向欧盟交的钱多,获得的资助却较少。具体金额平摊到每人头上,谁都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而不少英国本地人则认为,就业机会的失去就是因为欧盟人员自由流动的政策。
“留下派”的基本构成则多为从入盟中获益的“精英人士”。而且他们与“退出派”之间存在利益矛盾。
《自然》杂志的调查显示,83[%]的英国科研人员支持留在欧盟,其中包括霍金。他们认为英国的体量不足以独自承担世界性的科研项目:“英国太小,脱离欧盟后难以保持世界一流的水准。”在文艺界,超过280名演员,音乐家,小说家,设计师,艺术家和导演联名签署公开信,支持英国留在欧盟,指出欧盟为英国项目提供了“关键的”资助和协作,如果脱离欧盟将对数百万从业者的生计产生冲击,而该产业为英国贡献了841亿英镑(1223亿美元)的产值。
“留下派”中还存在强硬派。在伦敦、北爱尔兰和苏格兰这三个地区,由于经济联系的原因,多数人支持留在欧盟。尤其在伦敦这座充斥着来自全球工作者与移民的国际都市,至少拥有30万法国公民,而意大利人、波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非裔、华裔、印度裔也各自拥有众多人口,这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英国人的城市,而呈现出“世界之都”与“移民之都”的色彩,在肤色不同种族不同的“新伦敦人”支持下,一位穆斯林已经成功当选伦敦市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个国中之国。他们为英国创造新价值,他们坚决反对英国退出欧盟。“新伦敦人”没有那种典型英国白人的狭隘优越感,没有英格兰南方的东海岸贫穷城镇里那种明显的种族怨恨,这些人实际与英国“土著”之间产生了裂痕,双方都充满了不解与蔑视。对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伦敦人”来讲,英国“脱欧”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他们的财源不在英格兰乡下的某个农场,而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同等推理下,既然英国能脱欧,证明现有的联合构架是可以打破的,那“新伦敦人”也有权利来一场公投,直接从英国独立出去,再回归欧盟,这风景美如画。
随着6月23日的全民公投日越来越近,很多国家的领导人也有点着急,开始软硬兼施。德国总理默克尔“威胁”:一旦离开欧盟,英国在涉及欧盟的协商中将不可能获得好结果。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表示,“脱欧”后英国*持有人可能将不会被允许进入欧洲大陆。
毕竟,英国“脱欧”不仅会严重损害欧盟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且会威胁到欧盟一体化进程。一旦英国撤了,欧盟将更加弱势,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将从7[%]下降到6.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欧盟GDP占全球比重将从17[%]下降到14.6[%];在全球贸易中,出口份额将从33.9[%]下降到30.3[%]。钱包瘪了,自然嗓门就小了。经济账好算,政治账上的损失就无法估量。英国如果成功脱身,将令当前欧洲右翼势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更加猖獗,现在德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民众倾向于“退盟”,欧盟或许将四分五裂。
而英国也不会独善其身。英国财政部评估,英国脱欧将会导致失业率上升1.6-2.4个百分点,失业人数增加52-82万人,预算赤字将增加240-390亿英镑,实际薪资降低2.8[%]-4.0[%],GDP下滑3.6[%]-6[%],英镑汇率贬值12[%]-15[%]。因此在这场“分家”中,不会有赢者。
有评论认为欧洲已经进入“庸人政治时代”,缺乏具有世界眼光的领袖,无法顺应时势变化造就新格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政治人物过于沉溺于表演,过于轻易向庸众与所谓的“民意”屈服,缺乏国际视野,只谋求眼前看得见的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打算,最终的结局往往是连蝇头小利都够不到。
譬如一旦“脱欧”协议获得通过,将取代原本适用于英国的欧盟各项条约。若2年内双方没有达成协议,英国将需要在除贸易之外的几乎所有领域和欧盟重新一一协商,很多强烈要求退出欧盟的英国人不是抱怨官僚主义与效率低下吗?他们恐怕还得重新与20多个成员国一一谈判,体验20多次这种低效的官僚主义。反过来讲,很多欧盟国家在经济衰退的当今恐怕也不想重新与英国协商谈判,这将浪费太多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本可以用于解决更紧迫的问题。
这就如同打车软件的竞争,双方拼了命补贴,最后都扛不下去,只能和解。其实闹归闹,英国人的习性就是通过渐进式改革来逐步改善自身境遇。闹着退出欧盟的人群很可能通过这次风波而获得一定利益,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通过要挟来谈判,逼迫欧盟其他国家让步,逼迫政府来关心这部分人的处境,使那些既得利益者被迫割出一块奶酪,这恐怕才是真正的目的。而受损害的人群能通过这样和平的手段维权,政治人物也能低头接受,真心值得点赞。
本人能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 ,投资心态 ,资金管理 ,风险控制 ,投资策略 ,操作手法与思路,目前本人专注于原油沥青、白银,铜等现货投资,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更多策略.微信号:amx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