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7日(下同),中国官方外储数据大跌,5月份外汇储备掉头下滑,创出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下降幅度大于分析师的普遍预期。尽管人民币贬值预期有一定死灰复燃的迹象,而市场不少声音也认为这是美国导演的“吸星大法”,果真如此么?其背后的逻辑更值得深思。
就在前一天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吹风会上表示,一是中方决定给美方2,500亿元人民币(380.65亿美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二是中方也将在美国设立人民币清算行。
这说明美国很想在未来投资中国资产,并且美国当下也愿意给人民币国际化铺路。它可能意味着,中美关系的新趋势,正在悄然来临。
尽管5月中国外汇储备减少幅度超出预期,但资本外流正在放缓(图源:VCG)
“吸星大法”不管用?
大陆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指出:“尽管外储下降,考虑英国脱欧公投和6月及7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等风险事件,6月和7月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势不会出现明显改善。未来两个月,外储很可能维持200亿美元左右月度下降的局面,但不会出现年初超千亿美元规模下降的情况。”
这样看来,中国外储流失的速度正在放缓,而美元的“吸星大法”,大致路径就是以强势美元,让全球资本流动变向,从而刺破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一是诱使其他国家的资本进入美国高位接盘美国资产,二是美国资本金蝉脱壳,从本国高估的资产中高位脱身,最终完成对他国资产破灭后的洼地收购。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这样的手法都高度有效,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制造、贸易中心,但现在制造、贸易的宝座已经不保,而资本中心位置也大不如前,所以,这一次强势美元周期,变的极为缓慢,其中最大的新增变量就是人民币。
这就是这次强势美元战略的最麻烦的地方。人民币的趋稳、慢贬,让美元这一次的“吸星大法”,吸的“能量”越来越少,越来越慢。
破局还需地缘政治
中美之间,搞成新型大国关系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在地缘政治上,中国能够应对美国的各种组合拳;二是在资本上,能够抗住美国的“吸星大法”。这恰恰是这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新背景。
上周有三条重要消息:一是朝鲜高官访问中国,获习近平接见;二是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上,美日在南海问题上,一起向中国发难;三是韩国在萨德部署问题上,与美国出现差别言论。
显示了近期中、美、日、韩、朝多边博弈的最新动态。同时可以看出,中国在东北亚与南海问题上,最近都获得了较好的进展。尤其是韩国态度的微妙转变,利好东北亚经济圈的推进,也有利于东北振兴的外部环境。
外围环境的博弈中,最核心的仍然是中美关系,目前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总体而言,外围政经环境,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一是稳定股市与债市预期,二是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
中美关系再平衡?没那么快
上周,美国劳工部发布了8年来最差的非农就业数据,与此同时,美国的家庭收入中位数继续下降,而美国居民的房屋拥有率也在下降。这导致美国经济顺利复苏编织的美梦需要更长时间来调剂。美国经济自身的软肋,是人民币目前成功顶住美元的重要原因。未来,如果中国能够有效遏制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的话,那么,中美之间在资本领域里的平衡格局,就会继续下去。
美国若无法从地缘政治与资本两个领域破局,那么美元衰落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真正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等到下一次美国以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或许才能完全确立。
解读世界经济要闻,剖析全球投资大趋势!投资是一个完整体系包括投资理念 ,投资心态 ,资金管理 ,风险控制 ,投资策略 ,操作手法与思路,追踪市场动态、直击全球热点、剖析突发事件、每日行情解读,本人专注于原油、沥青、铜等现货投资,有交流需要的朋友,欢迎添加本人微信jytx0319,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