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个重要消息,央行公布政策,存款准备金上交基数由过去的期末时点数,改变为考核期内日终存款的算术平均数。这一则消息,静悄悄的出台,有很多解读,但是都不大正确。最好玩的是,有人说这一政策出台,导致银行从过去的月末、季末、年末拉存款变成了天天要拉存款了。
其实这些都不对,该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稍微收紧了货币。
1、该政策的出台,必须要和一项制度联系起来解读,那就是贷存比,过去存贷比是中国银行体系最重要的监管指标之一,也就是75[%],贷款规模不能超过存款规模的75[%]。
2、由于银行放贷凶猛,一到月末、季末、年末,贷存比很容易突破75[%],为了达到监管标准,于是月末、季末、年末银行就疯狂拉存款。
3、但是从2015年年底开始,贷存比就废除了,银行敲锣打鼓庆祝啊,再也不用像孙子那样一到月末、季末、年末就求爷爷告奶奶到处拉存款了。
4、但是中国银行体系的另一指标存款准备金是按期末时点数来缴纳的,而存贷比已经废除,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中国特色现象。那就是一到考核期末,银行不是像过去那样疯狂拉存款,而是拼命抛售存款,拼命的压低期末存款时点数,这样就可以少缴纳点存款准备金。
5、这样一来,有存贷比指标的时候,月末、季末、年末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总是暴涨,现在反而因为各家银行抛售存款,导致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暴跌,尤其是境外的金融机构,因为同样适用境内存款准备金缴纳标准,导致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更是暴跌,跌到负利率,哀求别的银行将人民币存款接走。
为了避免上面的情况,央行周末出台该项政策,按期内算数平均值缴纳,改变了过去时点数缴纳的方式,银行也不用在期末抛售人民币存款了,也不用故意做低时点数了。
等于是央行稍微收紧了点货币,该上缴的存款准备金会多了点,只是这种收紧的力度非常微弱。
中国犯的一个特别大的错误,就是一步到位将贷存比废除,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未来几年,中国将会受这一政策负面影响非常之大,包括房地产泡沫、高通胀等,都有这一个原因,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给央行、国务院等提过建议,应当逐步提高贷存比,一年一个百分点,而不是一步到位废除,如果已经废除,可以逐渐收紧,希望上面能看到并采纳我的建议,否则这几年真的是洪水滔天!
说到底中国的经济正在面临转型,前景却是非常明朗的。不管世界经济如何发展,咱们自己手中的财富才是最现实有用的,懂得投资方能实现财富自由,不管你是从事股票投资,还是实体的店铺、房地产投资,都需要选对方方向,路走对了,终点不会远。
目前,沥青、原油、铜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组合工具,双向交易既即买即卖,近年来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关注老师微信ZC6595036获取每日投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