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油价能保持如此“韧性”是因为市场的供需基本面将在今年出现显著的“再平衡”,基于油价低位徘徊将挤出部分高成本产油企业,而这一趋势的延续与多哈会议是否达成“冻产”协议不相干。
原油市场的季节性、结构性供需平衡在未来几个月里将会变得紧俏,所以眼下多哈会议的失败不会使市场面临太多下行压力,除非会议后有人发表极度利空油价的言论。
在刚刚过去的周日,大张旗鼓举行的产油国多哈冻产会议以失败告终,油市供应过剩状况没有迎来任何缓解措施。不过,在仅仅数天之内,科威特却做到了多哈会议未能做到的事情。
受政府降薪计划的刺激,数千名科威特石油工人17日开始展开“无限期”罢工,此举导致科威特石油产出锐减60[%],原油日产量下降170万桶,刚好超过今年上半年原油市场的过剩供应。
170万桶的减产数字着实不少,相比之下,就算多哈冻产会议达成一致,也带不来160万桶的产量下降。因为在会议之前,不管是沙特还是科威特亦或是伊拉克等国,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希望将自己的产量冻结在高位。
由于科威特石油公司库存充裕,足以供应2个月的国内油品需求,因此石油司将继续对国内市场正常供油,加油站、国际机场及企业均不受影响,“出口作业仍依照计划进行,石油公司能够依照与客户的合约,因应国际市场的石油需求。”
昨日科威特石油公司正在努力恢复两个采油点的运作,科威特北部油田产出已经回归正常。那么即便多哈会议达成冻产协议,对原油市场供需也将难以带来实质影响。即便周日达成了冻产协议,对全球原油供需平衡的影响也将相当有限,“从OPEC成员国和俄罗斯在1月已经实现的产量增长来看,达成协议不会大幅影响原油市场供需平衡。”
而科威特罢工事件,可能还不是将影响原油供应的唯一不确定性因素。“若科威特罢工持续下去,将让市场面临再平衡。”随着国际制裁解除而增加40万桶/日产量的伊朗,接下来可能会将产能增加30万桶/日;如果有任何国家提升产出,沙特都将以相同的方式回应。
笔者认为,科威特罢工造成的真实影响仍是不确定的,尽管该国官员称原油出口没有受到影响,生产率的回升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罢工的实际影响不及预期,本周短期内油价可能下行,高波动性依然是常态。
笔者对股票、原油、沥青、现货铜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更多原油、铜、沥青投资技术指导微交流jszy1916,欢迎投资的朋友前来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