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近日遭连环狙击,多哈会议那场硬仗恐凶多吉少。美国原油价格今年尚未跌倒谷底。虽然在2月份跌至26.05美元/桶后,油价近期已大幅反弹,但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和供应的大量过剩,未来油价还会转跌。
本周日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就冻产可能性举行的会谈是个“大笑话”,各国石油部长近期的一系列言论根本就是自相矛盾。我认为他们根本无法达成任何形式的交易,从下周开始油价将会出现回调。
沙特和伊朗近日的表态令多哈会议前景蒙上阴影,同时美国上周原油库存劲升令油价承压,不过汽油需求旺盛为油价提供了部分支撑。俄罗斯能源部长的讲话也加剧了对周日多哈产油国冻产会议是否能取得积极成果的疑虑。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在一次闭门简述会上表示,计划在本月稍后在多哈签署的冻产协议结构松散,缺乏具体的承诺,油价受累走低。
如果周末举行的多哈会议达成产量冻结协议,则油价可能升过50美元/桶。美国银行周三在报告中称,欧佩克(不包括伊朗)和俄罗斯若达成冻产协议,将在2016年下半年使全球日均原油供应相对于它们的预期收紧50万桶,并在第三季推动石油市场进入供不应求阶段,这将推动油价短期内超过50美元。
如今,至少有15个国家——包括欧佩克的大部分成员、以及像俄罗斯这样的非欧佩克成员国,已经同意周末在卡塔尔首都开会。自沙特、俄罗斯、卡塔尔和委内瑞拉在2月16日就冻结产量达成初步协议以来,在1月份曾触及12年低点的布伦特原油已经上涨约30[%]。
不管是软产量冻结还是硬冻结,只要辅以“一些执行机制”,就能推动油价升至50美元/桶以上。不管会议结果如何,市场正在进行再平衡,部分原因是美国产量下滑和全球需求上升。
而且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美国目前原油日产量水平在901万桶,较去年6月份触及的创纪录水平961万桶减少了6.2[%]。美国银行并不排除不能达成冻结协议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形下,油价将跌至40美元/桶以下。另外一个风险是,沙特可能宣布增产以应对伊朗在结束制裁后重返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油价可能最低跌至30美元/桶。
沙特副王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这个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国只会在伊朗加入进来的情况下考虑冻结产量,而德黑兰一再表示,其目标是提高产量以恢复制裁期间丢失的市场份额。美国银行表示,中东政治可能再一次压倒石油经济。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的强势上涨?笔者认为,本轮大宗金属价格反弹起于有色系,并且反弹起始时间早于美元指数见顶、油价反弹时间,说明美元指数走弱、油价走强并非本轮大宗金属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而制造业需求回升才是本轮大宗商品反弹重要起因。
本轮大宗商品反弹过程中,有色系率先自2015年11月下旬起反弹,除了有前期悲观预期导致价格过度下跌并触发部分品种减产之外,更重要的可能是自去年11月起有色金属下游制造业景气回升。同时,建筑领域需求回升也支撑大宗商品反弹。
此外,油价也对大宗金属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从本轮大宗商品反弹幅度来看,油价累计上涨48.53[%],涨幅位居各品种前列,作为大宗商品成本之源,油价大幅上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大宗金属成本支撑基础。
大宗商品做多情绪也是基于基本面改善的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显示,3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为50.2[%]。自去年8月份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之上,表明中国制造业终于有了回暖的趋势。
究竟是反弹还是反转,对于未来大宗商品能否维持强势,业界却并不乐观。尽管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强势反弹,但这样“过早”的上涨势头不可持续。短期内,通货紧缩、政策分化、去杠杆可能重新给大宗商品价格带来“适度的”下行压力。
季度货币流动性的宽松令资本市场资金充裕,为此次商品的反弹创造了货币基础。但无论是货币还是生产预期都不能改变整体消费疲弱的现状,整体逆转的条件仍然不充分。而且,大宗商品的下行大周期虽已近尾声,但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看,去库存去产能仍是进行时,供需矛盾依旧突出,且近期市场转暖将影响去产能去库存的进度和质量,大宗商品再度降温的可能性较大。
本人对股票、原油、沥青、现货铜等大宗商品等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多关注本人。专业成就品质,实力铸就信誉。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更多原油、铜、沥青投资技术指导请添加本人微信jszy1916,欢迎投资的朋友前来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