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
OPEC产油国多哈召开会议的这两天,对于冻产会议的*相对前面乐观预期的越来越多了,*一股脑的都出来了,报道非同寻常,大家可以细细的思量到底什么原因。
下面这些内容是笔者从汇通网摘录的17大产油国的对多哈的立场:
俄罗斯 | 对多哈冻产会议持乐观态度,冻产协议的达成可将油市恢复平衡的时间提前六个月;并称今年第二季度油价可能会达到40-45美元/桶。 |
沙特 | 沙特只会在包括伊朗在内的其他产油国都加入该冻产协议的情况下,才会冻结原油产量;此外,目前沙特已经排除了减产的可能。 |
伊朗 | 伊朗官员表示伊朗油长赞加内不会参加多哈冻产会议,仅安排伊朗驻OPEC的理事参加,且不会冻结产量。 |
尼日利亚 | 希望多哈冻产协议能进一步完善并达成,即使没有伊朗的参加。 |
科威特 | 所有迹象显示,OPEC及非OPEC产油国将在4月17日多哈会议上达成冻产初步协议;而且指出冻产协议是可以在没有伊朗参与的情况下达成的。 |
卡塔尔 | 这次会议是沙特、俄罗斯2月会议的后续会议;由于石油行业投资的急剧下降影响了全球原油产出,因而原油产量或将继续下降;石油产量限制在1月水平的计划已经“改变了石油市场的信心”。 |
委内瑞拉 | 委内瑞拉寻求原油产量冻结;多哈协议是达成更广泛协议的第一步。 |
阿曼 | 冻产协议具有积极意义;应该给伊朗一定的时间增产;愿意减产10万桶/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需要合作减产5-10[%],以稳定石油市场。 |
厄瓜多尔 | 预计许多拉美产油国会议将支持达成产量冻结;全球产油国不能无动于衷,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在冻结石油产量上的立场尚不明确;全球产油国不会在多哈会议上讨论减产问题。 |
科威特 | 有迹象表明将达成冻产协议,或会将产量冻结在2月水平或在1月和2月产量平均水平。 |
阿联酋 | 将支持冻结石油产量的协议,即便各大产油国无法达成共识,产油国也应该实现冻产。 |
伊拉克 | 不想在会议前决定是否冻产,各产油国应就削减200万桶/日过度产量的措施达成共识。 |
哈萨克斯坦 | 表示将出席多哈会议。 |
阿塞 拜疆 | 表示将出席多哈会议。 |
哥伦 比亚 | 表示将出席多哈会议。 |
也门 | 表示将出席多哈会议。 |
挪威 | 表示不会参加多哈会议。 |
欧佩克各成员国虽然都希望通过冻产提振油价,但却也各怀鬼胎。暗地里依然是希望“冻”的是别人的产,而自己拼命的增产以低油价快速抢占市场。并且,各国在2月和3月亦是加足马力,拼命产油,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伊拉克,其3月原油产量达纪录最高水平。
下面是花旗银行对这次产油国会议的预期判断
产油国冻产会议今日(4月17日)在多哈召开。
然而,继伊朗不会参加该冻产协议外,早已表明必须其他产油国均冻产才会跟随的沙特阿拉伯副王储沙尔曼(Mohammed bin
Salman)再放狠话,称只要沙特愿意,随时可以将每日产油量增加一百万桶。分析相信,会议难有实质效果,周一油价将会大幅下挫。
自一月起,沙特现时平均每日产油约1020万桶,这位决定沙特经济政策核心人物的副王储早前曾表示,若其他主要产油国愿意冻产,沙特可维持每日1030万至1040万桶的原油产量。
低油价或令他国掀石油战。
但此次沙特明确表示,有能力大幅增产,随时可增至每日1150万桶,六至九个月内可增至1250万桶,而加大投资,产量可进一步增至每日2000万桶,摆明要向不愿参与减产的伊朗示威。
事实上,伊朗副油长昨表示,未来一个月伊朗原油出口将增加至每日200万桶,而该国原油产量已经超过每日350万桶。早前俄国国际文传电讯社曾引述一位匿名外交官说,俄罗斯与沙特就冻产达成了共识,沙特将在不考虑伊朗是否参与的情况下决定是否冻产,沙尔曼此次的表态直接使该传言破产。
沙尔曼称,现时沙特没有增产只是因为需求不足,如果其他主要产油国不冻产,该国也不会冻产,甚至会利用一切机会卖出石油,更称若油价回升至每桶60美元
至70美元每桶,将极大推进石油增产。他认为,受低油价影响的国家可能因此展开石油战争,但不会对该国造成太大影响,因为沙特拥有自己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不需要高油价来支撑。
伊朗不冻产酿会议破产。
事实上,伊朗之前曾多次表态,虽然会参加本月17日的多哈会谈,但不参与冻结产量,甚至不会派遣石油部长参加会议,仅由没有任何决定权的伊朗驻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代表参加,令冻产会议未开始已近乎破裂。他们不在乎价格,只会尽可能多地出口石油。鲁哈尼及伊朗财长塔布尼亚(Ali
Tayebnia)也表示,伊朗希望在接下来的几月里,尽快回到制裁前的日均200万桶的石油出口水平。
笔者认为,若冻产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料原油市场于周一将出现大量廉价抛售,即使达成了没有太大意义的名义上协议,原油市场仍将出现抛售,周一油价将无可避免大幅下挫。更多实时资讯可关注微信LBLJ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