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自己可能沒有預想到今天韓劇在中國的成功。
從藍色生死戀到今天的太陽的後裔,除了捧紅了一批韓星,帶動了韓國的IP產業,也讓韓國看到了鄰國中國作為市場的魅力及可能性。今天,我們來說說這些搭上韓流順風車,想來中國分肉吃吃的韓國企業的事。
除了韓劇,你知道在韓國的互聯網領域,有哪些事情正在發生,或者即將發生?中國互聯網有BAT,韓國有什麼?P2P、O2O在韓國一樣火熱嗎?韓國的風投和創業者在想什麼,當他們談到中國時,對於這個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又有怎樣的雄心和看法?
TheVentures是一家位於韓國首爾江南區的風投機構,至今為止,TheVentures在韓國投資布局了30多家創業公司,涵蓋領域涉及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電商平台、遊戲和IT技術等。除了給錢給投資,TheVentures告訴新浪科技:自己還有一項格外重要的任務——希望給予投後企業一定程度的孵化支持和市場開拓幫助。而現在,他們的很多投後企業,正在將目光聚焦到中國。
聚焦到中國可不是簡單的參照和觀望,而是準備到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里分肉吃。比起遙遠的美國,無論是大環境,還是文化心理上,韓國創業者都覺得中國要親切得多,但一切似乎又不像想象中那麼容易,到中國市場分食計劃道阻且長。
一、韓國的互聯網格局和創投趨勢
Daum與後起之秀KAKAO合並之後,韓國互聯網市場稱得上巨頭的,就只剩下合並後的Kakao和N*er兩家了。作為韓國僅有的兩個互聯網巨頭,兩家公司雖然都在不斷擴大業務範圍,但偏好和方向上則有一定不同。可以說,這兩大韓國互聯網巨頭的投資動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韓國創投的大方向。
首先,這一年里投資增幅最大的是P2P行業,其次是O2O等生活類服務領域,此外還有美食和房地產等行業,這前排靠前的大類占據了投資總額的70[%]。其他互聯網金融、保險和眾籌也開始得到關注,占據了投資總額的7[%],文化內容產業占據9[%],醫療、遊戲和旅遊住宿類則各占據了6[%],4[%],4[%]。
總體來說,P2P,O2O的流行和中國有相似之處,但韓國金融行業規則較中國則更為成熟,沒有出現很多P2P跑路事件。但缺少地位穩定的主導者,韓國互聯網市場不確定性非常大。
二、韓國風投在關注什麼?TheVentures投了什麼?
作為韓國風投中的一員,TheVentures的投資組合大致也符合韓國創投的近幾年的偏好。
不過對於公司的投資策略,投資審核團隊經理則表示“流行”不該成為判斷的唯一標準,但確實能反應一些現象。TheVentures因為創始人夫婦創建Vingle的經曆,公司對生活類O2O有特別的偏好,對這類企業也能提供更多幫助。
三、與中國相比,怎麼看韓國的創業環境?
韓國雖然和中國同是亞洲國家,創業土壤卻區別很大,甚至在一些方面顯得更為保守
歸結起來,韓國的創業機會仍然很多。但總體現狀是思想文化上的保守,讓很多領域還只能按照傳統方式運行;另一些已經形成線上線下結合模式的領域,則還缺乏大玩家。
實際上,韓國的創業環境給專注於O2O的企業提供了足夠的市場空白,沒有隨互聯網進化的行業還有很多。
四、韓國只是跳板,到中國道阻且長
韓國看起來機會很多,但國情決定了市場機會不能代表市場規模。對於很多有野心的創業者來說,韓國市場僅僅是跳板。
來TheVentures尋求投資的創業公司,很多是看中單純資本之外公司能夠提供的幫助:業務支持及國際網絡。根據初創企業具體提供的服務,能夠進入的國外市場也不太一樣,但總體上中美市場對韓國企業有着最大的吸引力。
不過中美兩個國家的門檻都比較高,創業公司難以以自身力量進入,需要找到本土的合作夥伴。中國和美國之外,韓國創投的現狀是:文化上相近的日本對韓國企業的投資最為積極,而充滿機會的東南亞是很多企業必爭之地。
中國市場則是最令人充滿期待和想象的,隨着韓流在中國的成功,創業者們對進入中國市場抱有期待,但現實卻讓人失望。中國對外國人行業限制多,信息又模糊,在中國內地的互聯網市場避免不了和巨頭競爭,一些公司幹脆直接將目標用戶設定成訪韓中國遊客,暫時延遲進入中國市場的計劃。如果反過來談談對那些希望進軍韓國的中國企業的建議,那可能還是找個本地合作夥伴比較好。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我相信你肯定不會一個人孤軍奮戰,我們有專業的分析團隊,提供準確的行情走勢分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會讓你掌握投資這門學問,在今後的生活以及工作中都會對你受益匪淺。如果你是潛在投資者或已經是標準投資者,在投資的路途上如有如有套單鎖單,看不懂趨勢,在投資路上迷茫,套單,爆倉的都可以均可聯系筆者指導微信:ddlj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