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认为确切地理解了我讲话的含义,那么,你们肯定是对我的讲话产生了误解。” 亲爱的朋友,你知道说这话的人是谁吗?对了,他就是被誉为“打个喷嚏都能让世界经济为之感冒”的前美联储格林斯潘。要知道,助他形成顽强、独立、坚定性格的却几乎都是女人。母亲、前任妻子、红颜导师、红颜知己、现任妻子,格林斯潘身边的女人影响了他一生的轨迹。且听我一一道来~
NO.1 母亲 戈德史密斯 相依为命终身铭记
格林斯潘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本特·格林斯潘,是个自学成才的股市经纪人,母亲罗斯·戈德史密斯结婚的时候只有17岁,是个人见人爱的姑娘,喜欢唱歌跳舞。格林斯潘3岁时,父母离婚,他这个独生子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由母亲拉扯大。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经济危机让母子二人饱受饥寒之苦。
母亲曾对小格林斯潘说过:“在适当的时候就应该放弃某些东西,全都要做好,是不可能的。哪个是自己擅长的,哪个是自己最喜欢的就要去追求哪一个。”正是这句话让格林斯潘终身铭记,受益匪浅。
NO.2 结发妻子米歇尔 婚姻短暂昙花一现
2000年,已经70岁高龄的米歇尔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时回忆起与格林斯潘的第一次见面:当时,米歇尔刚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搬到纽约,不久后一个热心的朋友为她安排了一次相亲,对象就是格林斯潘。“第一次约会很有意思,两个人时在卡内基音乐厅听音乐。”与此同时,米歇尔发现格林斯潘聪明、可爱又有魅力并迅速完婚。
米歇尔说:“真正的分歧在于我们对生活的需求是什么。我发现婚后的生活有点枯燥乏味。我喜欢多姿多彩的日子,他却喜欢高尔夫;我不想住在森林小丘,他却喜欢那里……诸如此类的事情。”
NO.3 红颜导师兰德 生命中真正的主角
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在格林斯潘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直到40年后,格老才敢再次走进婚姻这座围城。虽然米歇尔离开了他的生活,但米歇尔介绍给格林斯潘认识的一个女人,却对他的一生造成最大的影响,这个女人就是哲学家艾因·兰德。
兰德1905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后来到美国定居,成为好莱坞剧作家。她思维相当活跃,倡导“人与动物一样,因为在追求快乐上所肩负的使命而无所不能”这一近乎宗教的论点,自从米歇尔介绍格林斯潘认识兰德后,格林斯潘马上被兰德的思想给迷住了,觉得兰德的观点和自己的思想完全能交融。
进入纽约大学商务经济专业深造,并顺利拿到硕士学位,此后他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博士。到了28岁格林斯潘又放弃了博士学业,开始股市、债券的咨询业务,而令他改学经济、转入神奇世界的引路人正是艾因·兰德。
NO.4 红颜知己芭芭拉 保持数十年默契关系
格林斯潘后来有了新恋情。他开始与电视新闻史上第一个女主播———NBC的芭芭拉·沃尔特斯交往。
认识格林斯潘的时候,芭芭拉正陷入第二次婚姻失败的打击之中。她和格林斯潘之间的交往虽然没有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不过一直保持着非常默契的关系。1997年,芭芭拉还参加了格林斯潘与新婚妻子的婚礼。
NO.5 妻子安德丽亚 “斗牛犬”被格老驯服
当时,安德丽亚为格林斯潘做了一个关于社会保障未来的专访。两天后,格林斯潘就主动联系安德丽亚,随后开始交往。期间格林斯潘也先后两次求婚,可他那含混不清、充满暗示的语言,还是没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明白。
在安德丽亚心里,格林斯潘却是个本性温和的浪漫主义者,这令他非常迷人。看来,曾被同事们尊称为“斗牛犬”的才女记者安德丽亚如果不是完全被婚姻软化了,就是服食了婚姻挥发出来的“镇静剂”。
从此以后,安置格林斯潘生活的任务都给了安德丽亚,但是她从来一直避免接触丈夫的工作领域,小心翼翼地让他们的社会生活不留痕迹。也就是这位格林斯潘深爱的女人,给了他太多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让他又更多精力去面对更多的风风雨雨。
到这里以后,我的故事也就讲完了。朋友,你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
是的,也许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会有几个好女人吧!我是“月历博士”,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