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9月成屋销量上升9.4% 未来前景还看减税政策
此前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9月份成屋销量上升5.5%,折合成年率为538万套。单月557万套的销量是2007年7月份达到573万套以来的最高水平。分析人士表示,对首次购房者8000美元的减税政策推高了今年的房屋销量。但该政策下个月就要结束,由于担心不会再延期,因此一些购房者在9月份入市买房。目前美国房地产业正在向有关方面施加压力,希望延长这一优惠政策。
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经济学家劳伦斯表示,9月的销售数据十分强劲。未来的前景将大大取决于减税政策。房屋销量在过去的6个月中有5个月上升。他说,房屋销售的上升动能需要再持续几个季度才能实现依靠自身力量的持续复苏。
据俄罗斯珠宝联合会会长瓦列里·拉达谢维奇介绍,这是国家基金贵金属与宝石管理机构自前苏联解体以来首次采取的重要黄金出售举措,且得到了政府批准。此外,这也是该机构在美元信誉不断下降,市场显现对贵金属强烈吸纳意愿,借以规避通胀风险大背景下作出的重要决定。
据《俄罗斯报》报道说,有关俄罗斯国家基金贵金属与宝石管理机构将出售黄金的消息已成为一种市场驱动力,导致一周以来金价一直停留在高位。
在国际金价稳步上升的背景下,2008年至2009年,俄罗斯黄金开采业迅速发展。据俄罗斯黄金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字,今年前7个月,俄罗斯黄金产量同比增加20%以上。
美29日将公布第三季GDP 经济学家预期确立复苏
美国本周最重要的经济数据莫过于29日出炉的第三季国内生产毛额(GDP),经济学家预期美国上季GDP可望以3.2%的年率成长,一扫过去连续萎缩四季的颓势。
经济学家先前纷纷表示,经济衰退已经在今年6月或7月结束,而美国经济分析局(BEA)29日公布GDP报告可望证实多数经济学家的看法。
路透访调的经济学家预测,29日的报告可望显示,美国第三季GDP以3.2%的年率成长,是逾一年来首见的扩张;道琼社访调经济学家预测的中间值则显示,上季实质GDP预料会以3.1%的年率成长。美国政府的“旧车换新车”计划有助提振消费者支出,库存水位下降的速度也已大幅减缓。第二季GDP最终值则是萎缩0.7%。
分析师说,股市近来的涨势也是反映投资人预期第三季GDP 可能好转。康乃迪克州毕润宜公司(Birinyi Associates)市场分析师鲁克特说:“本周公布的GDP意义重大,许多人依然怀疑这波涨势是‘无基之弹’。”
本周其它重要经济数据还包括27日出炉的消费者信心,经济学家预期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可望升至53.5,稍高于9月的53.1。30日公布的10月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最终值也可望攀至69.8。
然而,不论经济衰退是否已经告终,在企业持续冻结薪资和人事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仍未见显著改善。经济学家说,30日出炉的9月个人所得可能持平,但由于旧车换新车计划已经结束,上个月的个人支出可能减少0.5%。该计划协助8月个人支出跃增1.3%。
此外,28日出炉的9月新屋销售换算年率后可能增至44万户。9月成屋销售意外大增9.4%,主要受惠于首次购屋族赶在联邦租税减免12月1日截止前买屋。
美国宣布进入甲型H1N1流感“全国紧急状态”
美国政府24日发表公报称,美国总统奥巴马23日晚签署声明,宣布美国进入甲型H1N1流感“全国紧急状态”。
这一声明允许医疗机构在流感病例激增的情况下绕过联邦法规的相关要求采取紧急救助方案。白宫官员表示,这一声明类似于飓风登陆之前的预警声明。
近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美国卷土重来且愈演愈烈,在46个州呈迅速蔓延之势。据初步统计,美国甲型流感患者已达数百万,并出现了上千例死亡病例,其中包括100名儿童。
会见陆克文:商签自贸协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务院总理二十四日下午在泰国华欣会见了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
说,中澳都是亚太地区大国,双方相互尊重、信任、合作,能给两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在更广范围产生积极影响。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中方愿同澳方共同努力,求同存异,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不断充实中澳全面合作关系内涵。
表示,中澳都是规模较大的经济体,商签双边自贸协定具有重要意义。双方要本着积极、务实、平衡、合理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有关谈判,争取达成一个高质量、全面、双方都接受的自贸安排。
陆克文说,澳方愿继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同中方保持高层交往,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深化各领域合作。澳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陆克文表示,澳方希望同中方早日就两国自贸协定达成一致,推动双方在经贸、投资、能源、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据悉,中澳两国总理还就东亚合作、气候变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要想了解更多更详细的报告请访问我公司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kgfac
该贴最后一次修改时间为:2009-10-26 16:56:44
聲明:本文為入駐FX168財經網人物頻道的作者發布,不代表FX168財經網的觀點。文中觀點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