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事先,动而辄随。”寥寥八个字,愚钝如我,却实在是花了太长时间才真正的“懂得”的。请大家注意,我说的是“懂得”,而不是“知道”。
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记不得准确的表述,大意是说:愚钝的人,总是要从自己的失败中得到经验教训,而智慧者,往往能从别人的得失中感悟,并缩短自己弯路的过程。我也曾是这种言论的拥趸,并自诩了好多年。从懂事开始,我便始被认为是聪慧一族,因为无论是什么东西,我总是大多能比别人上手的速度快、领悟的程度深,学习、运动、工作、对新生和突发事物的理解,无不如此。于是,在亲属、朋友的一片赞誉声中,众口铄金下的常人思维惯性导致了自以为是的自我认同,习惯于将自己区别于常人,现在想来,着实可笑。
在投资投机的道路上,一晃6个年头走过,人终于了解,“知道”只是一个智力和悟性的范畴,“知道”距离“懂得”实在千万里之遥,但有时也仅仅页纸之薄,晋升到真正觉悟、“懂得”的层级,以我而言,竟全部需要自己的成败得失,借不得任何外力。
“顺势而为”,是众所周知的交易格言,我自然也从入行之初就“知道”了。但是,真正觉悟其中深意,做到“懂得”、深信、并坚持执行,却不过是近年来的事情。原因何在?只因我太聪明,一直愚蠢的以为自己太聪明。
之前很长时间,总是因为自己有过很多次对不同品种顶底接近完美的预测和交易经历,就片面的认定自己聪明过常人,甚至聪明过市场。于是,在大多数顺势而为的交易之余,总还是偶有逆势之举。原因决不是虚荣的为了哗众取宠或者要显得特立独行,而是就是愚蠢的觉得自己聪明,可以做到。这就是“知道”和“懂得”的差别。
结果是,一次逆势的错误中,只要一次,因为感性战胜理性导致的没有纪律保护,市场就将你打回原型。只是“知道”,却不觉悟,自不“懂得”,这次躲过了,总有一次躲不过,最终结局不会改变,发生的时间早晚而已。
经历不多的投资人会对此不解,逆势错了也不要紧啊?坚持单子止损纪律不就行了?而所有有多年经历的老投资人却都会了解,在这只是知道而不懂得的层级,一切的法家之御都没有绝对效用。你设定的东西,你同样可以更改,规则人定之,人亦可改之;即使有人监督执行,只要不建立在法人行为下的法律强制监督下,你的权威仍然会将这种监督践踏得一无是处,因为没有人有能力向你的权威挑战,也没有人愿意承担不按照你的意愿更改,而可能带来的一旦错误的责任。
贪婪恐惧是人性,期望侥幸是人性,不愿意轻易承认错误更是聪明者、自负者的共性特征,历史的进程告诉了我们很多:
股神巴菲特近日宣布,在本次金融风暴中,证券投资部分的损失约为136亿美元,并明确表示过去一年自己在股票方面的损失超过了整体投资的30[%],从现在的市况看,应该又超过了这个比率。无论用什么样的技巧来评估价格与价值的乖离,但事实是他不但从来不看重趋势,也不在意趋势,表现行为即是逆势买入,所以我之前有“如果金融危机转化为类似1929年的大衰退,巴菲特也可能晚节不保”之说。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逆势抄底,结果破产。
巴菲特另一个老师费雪,虽然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在下跌中逆势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一蹶不振。
、、、、、、
他们无疑都是聪慧有加之人,对交易的铁律也全都“知道”,却都没有能够真正“懂得”,更不知道在自己的绝对权威下,如何用法律形式来进行法家之御,来约束自己、控制风险、控制感性,去“做到”,失败的结局自是必然。
如何确定趋势,是一个“术”的范畴,是建立在大量统计基础上的概率结论。
如果你是潜在贵金属投资人或已经是标准投资人,在投资的路途上如有单子被套锁单子,看不懂趋势,没时间盯盘的投资朋友,不管你是做实仓,还是模拟,新手还是老手,单子被套,爆仓的都可以均可找到我。多多老师扣:2961966826weixin号:ddlj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