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黃金期貨比較研究
世界黃金市場交易中幾個重要黃金期貨品種的發展經驗,對開發我國黃金市場的黃金期貨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1.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黃金期貨合約
NYMEX是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黃金期貨合約,其交易在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分部進行。NYMEX黃金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為100金衡盎司,最小價格波動為每盎司0.1美元。
2.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黃金期貨合約
CBOT黃金期貨合約有很長的曆史,但在NYMEX的競爭下一直不太活躍。隨後CBOT推出了小規格的迷你黃金期貨,並可在eCBOT電子平台上進行黃金交易。這在2006年取得了成功,其交易量增長了10倍。100盎司黃金期貨合約的交割等級為100金衡盎司(±5%),要求成色不低於99.5%的黃金,規格可以為1根金條或3根1公斤金條。而CBOT迷你黃金期貨合約的規格為33.2金衡盎司。
國際市場的監管
1.對無形黃金市場的監管
無形黃金市場主要指倫敦、蘇黎士和香港倫敦金市場。這類市場沒有固定交易場所,而是以會員為基礎,其會員多是世界級的金商或大銀行。該類黃金市場主要以自律為主。以倫敦黃金市場為例,其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就是建立在5大定價行和場內交易的50家商號的基礎上,協助英國金融服務局(FSA)等政府管理機構對倫敦黃金市場進行監管,提高市場經營效率,擴大倫敦黃金市場在世界上的影響。
2.對有形黃金市場的管理
有形黃金市場主要指在固定交易場所里進行的黃金交易。這種交易所既可以是專門的黃金交易場所,如新加坡黃金市場,也可以附屬在某個期貨市場之下,如紐約黃金市場就設在COMEX里。從總體上看,一個成熟的黃金市場的監管應該包括市場法規制度、監督管理體系和仲裁三部分。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黃金交易在美國僅是期貨交易的一種,可以從期貨的法規制度和監督管理體系角度來分析美國如何實現對市場的監管。
美國的期貨市場法規依其職能可分為國家期貨交易規則(條例)和期貨交易規則(條例)。國家期貨交易法規對期貨市場的交易活動起着宏觀監控作用,隨期貨市場的不斷發展而逐步完善,比如1974年頒布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法》。這些法規形成了全國統一的期貨法規體系,是各級期貨交易機構進行監管的最基本依據。期貨交易規則(條例)指為整個期貨市場參與者制定的行為規範。該國1936年實施的《商品交易所條例》,對期貨市場的管理機構、交易所、中介機構、交易者及場外交易活動進行了嚴格規定。
美國期貨市場立法先行,政府期貨監管部門、期貨協會、交易所三級機構共同監督、協調管理期貨市場。從管理主體來劃分,可以分為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兩種,分別指利用制定、修改、頒布有關的法律法規對期貨市場進行管理和依靠有關政府授權的部門、職能機構或地方政府等進行管理。
來源:中國黃金報
撰稿人:鍾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