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中國制造2025A作為一只成立於2017年3月的主動權益類產品,近3年累計虧損42.37%,跑輸業績基準超40個百分點,同類排名墊底。
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建信基金旗下多只產品近3年淨值回撤超30%。旗下多只主動權益產品中長期業績表現較差,建信基金合規風控是否存在漏洞?投研是否盡責?
3年虧損42%,排名墊底
建信中國制造2025A成立於2017年3月,基金投資目標為:在中國經濟增長、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把握國內制造業產業升級過程中的投資機會,力爭獲取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實現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
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80%+中證綜合債券指數收益率*20%。
受益於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板塊機會,2020年建信中國制造2025A收益率曾達85.52%。然而,基金近年來表現疲軟,短期波動劇烈且長期收益落後。
截至2025年4月22日(下同),建信中國制造2025A近3年淨值下跌42.37%,跑輸業績基準超過40個百分點,同類排名722/732。近1年以來,該基金累計虧損達到6.21%,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過10個百分點。
2024年,基金雖短暫反彈,但2025年以來,該基金淨值再度下跌15.9%,同類排名997/1001。
研究基金持倉發現,建信中國制造2025重倉股變動較為頻繁。2024年末,基金重倉股還集中在電力設備、家電等板塊。2025年一季度,基金大幅調倉,重倉股包括光環新網、比亞迪、泰豪科技等,涉及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及設備制造領域。
基金經理在2025年一季報稱:“一季度權益市場先跌後漲,在DeepSeek和宇樹科技的帶動下,市場情緒高昂,AI和機器人等主題表現活躍,隨着業績期臨近,主題開始退潮。本基金配置上在一季度切換到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及設備制造領域,但3月出現一定回調。”
伴隨淨值下跌,2025年一季度末,建信中國制造2025的基金合並規模下降至不足1億元,較2021年末下降超八成。
建信基金:旗下多只產品3年淨值跌逾30%
根據不完全統計,除了建信中國制造2025A,建信基金旗下還有多只產品近3年淨值下跌超過30%,包括建信內生動力A、建信弘利A等。
公開信息顯示,建信基金成立於2005年9月,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美國信安金融集團、中國華電集團產融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5%、25%和10%。
旗下多只主動權益產品中長期業績表現較差,建信基金合規風控是否存在漏洞?投研是否盡責?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作品版權歸面包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