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2019年8月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在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现券交易的银行范围扩大至政策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
这次可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类型的增加,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扩大了选择范围,也拓宽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使债券市场更好地发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功能。同时这也意味着交易所债券交易总量将有所增长,有望改善目前交易所债券交易量在债市总交易量中占比低的现状,使国内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债券市场概况
债券市场主要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在证券交易所内买卖债券所形成的市场是场内交易市场,也就是交易所债券市场;在证券交易所外交易的是场外市场,国内场外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柜台交易市场。整体来看,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相较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存量少、资金规模小、市场交易量低。根据央行公布的《2018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为150.7万亿元,而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为5.9万亿元,仅占债券市场总交易量的3.77%。
什么是交易所债券市场?
交易所债券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个债券市场,交易制度主要采取竞价交易机制和做市商制度,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通过券商进行债券交易和结算。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的发行由中国证监会负责审核,托管机构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分别对应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企业、符合证监会标准的商业银行以及个人等投资者。
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
目前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债券品种有: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公开发行公司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可转债、可交换债、分离债、资产支持证券等。
沪、深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提供的交易方式既包括现货交易,也包括质押式回购交易和协议回购交易。
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的政策变化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开辟交易所债券市场,成为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交易债券的主要场所。交易所债券市场在这段时期占据我国债券市场主导地位。
1997年,由于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通过交易所国债回购违规进入股市,加剧股市炒作,导致股市过热产生严重票泡沫,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各商业银行停止在证券交易所回购及现券交易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债券市场。同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
2010年,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上市商业银行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现券和回购交易,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相同债券得以实现跨市场交易。
2019年,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除了非上市农商行,农信社以外绝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获准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参与现券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