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胜利和失败总是同时存在,相伴而生。投资市场上机会很多,每天都可以经历多次的成功和失败。在不断地成功和失败的时候,保持平常心,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是成功交易心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说来容易做来难。多数开始赚钱、后来亏损的投资者,往往是因为失去了平常心;而做到长期稳定获利的投资者,则往往练就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的本领。尤其是面对失败的时候,平常心显得更为重要。保持平常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时间内保持平常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持久。
【原油分析策略】 (11合约)
原油昨日给出多单,最高反弹40.53一线,给出目标是在40.60附近刚好,稳健的朋友已经离场的,到下方寻找支撑可以继续进场,目前一线支撑是在39.60附近,下方二线是在39.20附近,我们只需在区间点位进场即可,建议保持回调做多,关注日线一线支撑位置。
策略:建议在39.20至39.60附近进场多单,损38.80,目标40.60一线即可,触及41.20上方可全部离场
【黄金分析策略】(12合约)
昨日本人给出一直是黄金空单,最初是在1930的位置给的空单,初步目标只看了1910附近,没想到日内下破能有如此强烈,短线多单的,相信仓位小的该爆的也都爆了,资金量大的现在也先冷静,暂且不要自己随意乱操作,像这种强势下破的行情,都会有一定波段回调的,下方支撑一线预计在1877至1880附近位置,现在如果短线有机会反弹1906至1910的区间建议可以采取砍单,如果资金仓位大可以考虑在中间位置先锁住仓位,等待回调出局,在1880附近补仓,如果强势下破1870下方,再次锁,在1855附近解空,补仓多单,如果今日趋势好的话,预计会在一线支撑开始反弹,反弹上去之后直接轻仓的砍,或者在一线支撑轻仓补多,拉低均价,好在下方回本离场。
黄金解锁:1930的多单,在1910附近考虑砍单,如果反弹1898没有动力反弹,建议先锁住,等待回调1880附近解空,补仓多,在1906至1910位置保本离场。在1910下方的多单,都可等待1880补仓多单,反弹1900就保本离场。若再次强势下破1870下方,则不管什么点位进场先锁住,等待1855位置在解空,持有多单即可,低位无需再补仓,不然风险过大。
策略:目前点位还没走稳,本人建议短线不进场,等待实盘稳定,关注下方1855一线支撑,到了之后可以考虑短线轻仓多,回调在1855多,损1850下方,目标1877即可,建议以实盘为主。
【铜分析策略】(12合约)
铜昨日没有太大行情,目前行情比较弱势,可以在上方轻仓做空,今日建议做短线,长线策略等行情有变动再考虑分析。
策略:建议在3.0550至3.0600附近进场空单,损3.0750,目标看3.0110附近一线,长线看2.9780下方可全部离场
(此黄金原油铜的策略不以日为单位,直到走出行情为主,或实盘有变动会再重新给出分析)
【恒指分析策略】(10合约)恒生指数
恒指昨日休息没开盘,日内开盘直接高开走低,目前还持续在回调,目前距离我们昨日观点进场点位没有太远距离,并且短线还有回落趋势,建议到周线支撑位置再看是否进场多单,根据实盘为主,回调做多为主。
策略:建议在24330至24380进场多单,损24280,目标看24740一线可减仓,长线看25090
【DAX德指分析策略】(12合约)
德指昨日给出回调多单,建议是在12940附近进场多单,目前来看四小时及小时线级别都有底部信号,若进场的朋友带好止损,继续持有,没进场的朋友根据日内单子操作不变,回调看涨。
策略:多单建议回调12920至12940附近进场,损12880下方,目标看13080一线,突破看13170可全部离场
【道指分析策略】(12合约)道琼指数
道指昨日给出28490的多单,昨晚后半夜最低抵达28485的支撑位置,有多单进场的朋友继续持有即可,短线来看先顺势看涨,保持回调做多观点不变,等待突破28800上方再考虑继续持有还是根据实盘动态操作。
策略:建议在28490至28520附近进场多单,损28400下方,目标看28810短线,触及28940可全部离场
【纳指分析策略】(12合约)纳斯达克
纳指小时线有小背离趋势,目前中间位置,个人预计在12200-12300会有回调,目前价位不适合进场,下方支撑也已经太远,纳指近期一直看涨,目前没有合适进场点位,建议观望,等待实盘再考虑进场。
哥伦布说:“凡是已经决定了的,就是对的!”执行的力度表现为一种坚强的意志,一种对目标和计划坚决而坚定地执行!执行力是一种纪律,是策略的根本。有一位先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期货市场中获胜,这无关乎聪明才智,全在于投资者的方法、原则和态度。尤其是对纪律的执行,市场中很大一部分交易者最终会屈服于恐惧和贪婪这两种最常见的感情,而专业人士则无一例外地严格执行着他们的策略。顶尖的交易者们似乎都有着惊人的纪律性!
文/程颖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