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熱衷於探索成功人士、成功企業、成功案例的共性,試圖掌握其要點,從而掌握成功的秘訣。對世界五百強企業尤為熱衷,不少朋友對其創始人、CEO背景、創業曆程如數家珍,甚至在對於下一代的培養中,也在模仿他們的成長經曆。
拿出來並不是說這樣不好,這恰恰是人類進步的一大特征——趨強性,但有不少人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大談成功學,以心靈雞湯為主,再將一般成功案例誇大,取其糟粕,去其精華,更狠的直接現編,能不能成功不重要,只要抓住讀者的眼球賣出書就好。
那我們是否能在成功人士上學習到有用的東西?這是肯定的,張辰府認為學習其思維方式、工作模式以及眼界才是最重要的,這里將美國著名投資家、巴菲特黃金搭檔查理·芒格DailyJournal去年在年會的演講部分精華分享一下,並附帶個人理解,朋友們有不同的理解也可以留言回複。
1.成功投資的兩個原則,原則一:選擇在魚多的地方釣魚;原則二:永遠不要忘記原則一。
張辰府:我曾經也講過關於這一要點的分析,做到這一點首先是不要高估自己。河里有魚,也有魚跳上了岸,而你非要下水撈魚,過於相信自己的能力逆風而行是非常愚蠢的,大大的增加成功成本,收益也絕不會高於魚多的地方,並且這一心態容易導致在很多問題上出現謬判。
目前中美股市,價格都較大的偏離價值回歸線,區別在於一個向上一個向下。美國當下國情以及其高度自由的交易環境下導致泡沫累積在股市之中,價格偏高則成本高,成本高賺錢更難,並且利潤很難滾起來,20塊漲到200塊容易,200塊漲到2000塊難度可不是加法計算的,在競爭極其激烈的環境中,你再怎麼努力都沒用;而中國首要問題是市場遠不夠成熟規範,沒有足夠的實際價值去推動整個市場向上發散,投資者也偏愛炒作價格而非價值投資,比如帶頭領跑的東方通信,以及這一輪牛市中大大小小一言不合幾個漲停板往上堆“莫名其妙股”。
但這並不妨礙中國好的公司取得成就,發展中的國家機會遠比成熟科技國家機會多,水淺則魚顯,中國股市價值偏低,值得投資的好公司更多,股市整體未來的發展空間更大,意味着投資者的機會更多,未來魚多的地方將是中國。
2.伯克希爾·哈撒韋能取得巨大的成功,Daily Journal能小有成就,沒什麼秘訣,就是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識。
所謂常識,是平常人沒有的常識。我們在說某個人有常識的時候,我們其實是說,他具備平常人沒有的常識。人們都以為具備常識很簡單,其實很難。
加州曾經有一家非常大的投資咨詢公司,為了超過其他同行,它想到了一個點子。他們是這麼想的:我們手下有這麼多青年才俊,個個是沃頓、哈佛等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他們都為了搞懂公司、為了搞懂市場趨勢、為了搞懂一切,不遺餘力地拚命工作,只要讓這些青年才俊每人都拿出他認為最好的一個投資機會,我們把所有最好的機會集中起來形成組合,必然能遙遙領先指數啊。
這家投資公司的人能覺得這樣的點子行得通,是因為他們接受的教育太次了。上哈佛、上沃頓,學出來就這水平。他們滿懷信心地付諸行動,結果毫無懸念地一敗塗地。他們又試了一次,一敗塗地。他們試了第三次,仍然失敗。
值得人深思的是,這家投資公司集中了全球各地的精英,甚至包括許多來自中國的高智商精英,中國人的平均智商比其他國家的人略高一些。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這點子看起來行得通,為什麼在實際中卻行不通?你不妨自己想一想,為什麼會這樣。
張辰府:妄想無所不知,過於相信自己在股市中是非常錯誤的,如果你真的對其核心技術有非常完整的認知,對其未來市場有長遠的見解,那麼為什麼你不自己去做呢?所有做投資的人核心是讓專業的人托着你,去看更遠更大的世界。而絕不是自己去做,因為大多數人並不懂。
3.生活中需要解決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怎麼才能不付出過高的代價,從錯誤中爬出來?從錯誤中爬出來,我們做到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它最開始的生意是什麼?窮途末路的百貨商店、窮途末路的新英格蘭紡織公司、窮途末路的印花票公司。
伯克希爾·哈撒韋是從這些爛生意里爬出來的。好在我們買得非常便宜,雖然一手爛牌,我們還是打得很好。最後伯克希爾能取得成功,是因為我們換了一條路,改成了買好生意。我們能成功,不是因為我們善於解決難題,而是因為我們善於遠離難題,我們只是找簡單的事做。
張辰府:投資中的難題很多,但並不是一定要去面對的,連第一個的問題,要不要做投資,你也可以簡單幹脆地回答:“不”。投資中我們要做的是做會做的,做對於你而言“簡單的”,而絕非自討苦吃,把想賺錢的事做成賠錢。
很多朋友處理不好套單,那麼就嚴格帶好止損;做不好原油,那麼直接放棄去看別的市場,過去專業的看不懂,換自己熟悉的或找專業的人便是。道路千萬條,行車安全第一條!
文/張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