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周期共振,是有前提的。一般而言,因為周期共振,代表小周期和大周期方向一致,那麼,你事實上是在大周期成立的情況下尋找小周期的機會,那麼對於小周期而言,這個交易就非常的偏右側了,因為大周期的方向出來之後,小周期波波折折可能在一個方向上走了幾輪了,具體的,看你所用的周期的差值大小。
所以,你既然用多周期共振,你就要默認這種情況,就不要再想着什麼小周期更好的機會,因為這個是相對的,一般行情下,小周期相比大周期,更容易出現橫版的不規則震蕩,而共振,對於小周期而言,相當於一種過濾,而對於大周期而言,有一定確認的意思。這樣,相對的交易機會就減少了,這樣就默認了可能錯過一部分機會,而減少一部分不必要的損失。
另外,描述中有一點我並不認同,就是不錯過任何的行情,因為做交易,你很難在實踐操作中做到不錯過任何行情。執行過程匯總心態受不了,且總會讓你碰到難堪的行情。無論你用什麼判別方法,你對行情的認定是有一個臨界點的,越小越活越,概率越大,當行情在臨界點上晃蕩的時候,如果遵循不錯過任何行情的交易原則,很多時候打損會是非常恐怖的。
所以,做單周期做多周期而言,雖然是一個自己的選擇,無法說好壞,但是要有前提。做單周期,小周期,並沒有像你說的不會錯過任何行情的好處,不信不說多的,5分鍾級別你選一個品種做模擬盤堅持一周試一下。到最終,你還是要去過濾掉一些機會。而多周期共振,是其中的一個處理方式,因為多周期,大周期往往只是參考,小周期是進出場的,至少是進場的核心要素。
做交易,其實是一個選擇承擔什麼樣的風險獲得什麼樣收益的過程,僅此而已,對於風險的承擔和利潤的獲取其實都有選擇性,站在這個角度,思考自己的交易,得出自己的結論,就是正確的交易模式,當然,有可能在某段時間內並不能盈利。所謂的共振,這個詞的提法其實並沒有參透很多指標的本質意義,且拿這個當神兵利器就更不現實,因為風險的選擇和收益的選擇過程都沒有搞清楚,就更別說交易了。這就是一種方法而已,濾掉一部分行情。
雲傑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