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正致力于推广其名为Amazon Pay的数字钱包业务,这意味着,亚马逊正试图将其服务范围从零售扩展到金融支付领域。当初阿里巴巴的路径就是先通过淘宝铺设网上零售再通过支付宝进军移动支付市场,这样看来,亚马逊在现阶段的发展选择上在阿里巴巴这里多少吸取了一些精华。
移动支付市场差异
相比之下,中国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的使用程度远高于美国。支付宝在截至5月时已有8.7亿全球年活跃用户,其中中国国内用户有5.52亿。阿里称支付宝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支付服务商。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用户数量在截至6月末时超过8亿。
在美国市场,消费者更多的支付方式并非电子支付,而是传统的*支付。根据尼尔森2017年的统计,维萨和万事达卡占据了75%的美国信用卡交易以及90%的美国*交易,去年,数字钱包在美国信用卡交易中所占比例不到1%。因此移动支付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的美国移动支付市场,PayPal处于领头羊地位,其在今年6月底的全球活跃账户总数达到2.44亿,美国市场收入贡献超过一半。而另一个最有力的竞争者——苹果公司的Apple Pay,目前覆盖的美国门店数量超过500万家,接受其钱包的商家数量也在增加。作为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希望通过说服更多实体商家接受其亚马逊支付电子钱包来削弱苹果的Apple Pay的市场地位。
应用有待拓展
目前,购物者可以使用他们的亚马逊账户在亚马逊的一些实体店里结账,比如Amazon Go及其书店。Amazon Go是亚马逊推出的无人便利店,Amazon Go颠覆了传统便利店、超市的运营模式,使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以及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彻底跳过传统收银结帐的过程。2018年1月22日,Amazon Go正式向公众开放。
除了在自家的商店支付外,美国约有14%的买家在Amazon.com以外的其他地方使用过Amazon Pay,这一数据目前来看还不理想。随着圣诞购物旺季的临近,美国两大实体零售巨头沃尔玛和塔吉特正在其零售店内推出新的移动支付结账系统,以更好地迎接购物旺季的到来。而亚马逊如果可以拿下一家的话,对于其移动支付的发展无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为了吸引商家接受Amazon Pay,亚马逊将提供一些优惠措施,如较低的支付处理费。较低的支付处理成本可能是现阶段最令人信服的卖点,相比之下,包括Visa公司和万事达卡在内的信用卡网络均设置了不菲的交易费用;而苹果公司的ApplePay一直给人一种“一毛不拔”的感觉,甚至会在商家收取一定的结算费用,这就给亚马逊留下了一定的竞争空间。
除此之外,亚马逊通过为商家提供一些额外的推广服务来吸引合作。如果未来在这方面的力度再加大一些,那么快速地攫取到自己的第一批用户,也并非难事。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的模式,其实对于亚马逊来说非常值得借鉴,毕竟如此快速普及的新兴支付模式,也只有在中国可以找到最好的案例。
最大瓶颈
中美移动支付市场的普及程度显著不同,重要的一点在于电子支付的交易成本差别很大。美国支付链上的交易成本大约在2%-3%,主要因为层级众多。而中国的支付巨头们能把交易成本降低到千分之三到四,甚至零(通过余额的利息来补贴整个支付链条)。
比如支付宝,就已经纵向从商户的支付入口、商户服务商、卡网络、发卡银行直到用户的电子钱包全部打通。在美国,最相似的就是PayPal/Braintree的组合,虽然不能绕过发卡银行,但是还是打通了大部分的层级。
虽然亚马逊将低费率作为一个吸引商家的亮点,不过最终能否形成足够的同行业竞争力还有待时间考验。Amazon Pay未来的重中之重在于如何打通更多层级来进一步降低费用,这是亚马逊能否占领美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扼要所在。
免责声明:请注意,由于市场波动,部分价格可能已经出现变化而不适用于上述情形。过往的表现无法判断未来的结果。本文并非是一篇投资建议,您的交易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