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市场中,由于风险的存在,使很多投资者惧怕亏损,这往往使我们丧失了很多机会,错过更多的盈利。规避亏损的心理
一般人投资的时候,往往不愿意承认亏损。看看下列两个问题:
问题一:你刚得到一笔1000元的奖金,同时面临两种选择:A.确定多得到500元;B.你掷一个钱币,出现正面的话,你可以再多得到1000元,出现反面的话,得不到任何钱。此时,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问题二:你刚得到一笔1000元的奖金,同时面临两种选择:A.确定要损失500元;B.你掷一个钱币,出现正面的话,你损失1000元,出现反面的话,你没有任何损失。此时,你又会选择哪个方案?
你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不相同的,但从纯粹数学的角度来看,在这两个问题中,不论你是选择A还是B,最终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期望值是相同的。理论上来说,如果调查的人数够多,应该会有大约一半的人选择A,另外一半的人选择B。但是,实际的研究结果却不是如此。
在上述的两个问题中,大多数人面对问题一时,都会选择A,因为A确定可以得到1500元,而比较不愿意选择较不确定的1000元。
但是当面对问题二,在亏损中做选择时,却又会有不同的思考了。因为选择了A,代表确定要亏损,大多数人此时就会选择B,因为至少还有一半的可能避免亏损,这就是规避亏损的心理在作祟。
再看看下面的例子。假设你有两种投资的资产,其中资产A目前在账面上已经获利20%,而资产B目前在账面上是亏损25%。你现在需要用到一笔钱,因此需要将其中一个卖掉,你会卖掉哪个呢?相信你跟多数人一样会选择卖掉资产A。人们心里的估算是这样的:因为卖掉资产A表示可以获利20%,而资产B目前是亏损的,只要没有卖掉,这个亏损就不算实现,将来还是有机会涨回来。
没错,听起来很合理,这也是多数人的实际选择。但是我凭借10多年来从事投资顾问工作的经验,认为,指导V鑫;zhouyijin加上88通常这样的选择到最后会发现是错误的。因为往往资产A会在卖掉之后继续上涨,而资产B没有如预期涨回来,反而可能继续下跌。人们规避亏损的心理,使得许多人会将手中表现良好的资产太早出售,而表现不好的资产却持有太久。这就是规避亏损的心理影响了人的选择。
对于错误决策后悔不已
财务心理学提出的另一个观念:后悔理论。后悔理论指的是,对于曾经做了一些错误的投资决策感到后悔。
例如,买了一只股票之后,没多久就亏损严重;或者是曾经想买一只股票,迟迟没有行动,不久之后却看到该股票一直在上涨。有了这样的经验,就会影响到其后的投资决策。可能为了避免再次后悔,下一次当他再次认为某只股票值得投资时,往往会不仔细考虑就贸然买进。也有可能是因为害怕再次后悔,面对一个已经亏损严重的资产,迟迟不愿意卖掉,因为这样做可以延后决策的痛苦,但在未来却可能造成更大的痛苦。
专家说,当投资人感到焦虑的时候,往往出现一两个小原因就做出决策,因为太多的资讯反而会让他们无所适从。
掉入大众效应的陷阱
另一种常见的心理就是,掉入大众效应的陷阱中,特别是在股市上涨的末期。大众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告诉我们,跟着人群走通常比较安全,而一个人是危险的。但是投资要成功就得和大众相反,跟着人群反而是错的,
人们的心理会有许多反应影响着我们做决策,尤其是投资决策。了解这些反应是很重要的,这能让我们在做投资决策时,更能三思而后行。有些反应真的是不容易克服,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机制,来避免我们落入这些心理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只要你能够谨慎的读完本章,并确实执行我所提出的建议,相信你已经比市场上的多数人更具备成功的条件,也更有机会在未来的投资上,享受丰硕的成果!
市场无非就是多空的交易,非多即空,非空即多,多空的博弈其实是利润的二次分配,也是财富的重新规划,要么在赚钱中狂欢,要么在单子止损中消失,很多投资人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上涨的时候手里有做空单,下跌的时候发现手里有做多单,设好的单子止损刚好被扫,不设的单子止损刚好被套,人们常常习惯重视或者支持那些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意建,其实讨教别人并不是为了改善自我,只是找一个可以依靠的对象,借一个可以歇息的肩膀,仅此而已。如果你认同我的观念,可联系周易金,我必尽我所能为你排忧解套,真诚希望我们的合作就是收获一个人生挚友的开始。
标签阅读:
黄金
品种多空:
现货黄金 看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