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雷军通过小米内部信通知了小米的各位同学——老板要部署新的组织架构形式,要提拔新的干部了。这是小米自上市以来的首次调整,经过了8年奋斗,小米已经成为了营收过千亿、员工近两万人的公众公司。
“为保障公司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把组织管理、战略规划放到头等位置,建立更具前瞻的战略领航与更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能力。”雷军在内部信里写到。
看来比马云年前5岁的雷军也已经早早的意识到了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回顾上周,阿里刚公布了10年的传承计划,在进入周末前的最后一天,小米也带来了新的组织架构。在本次调整中,小米将全面强化集团总部职能。旨在加强公司价值观传承和组织建设,提升组织效率和活力,强化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发掘更多年轻人才并给予更多提升的机会。
组织架构调整——组织部和参谋部
新设的部门有:集团组织部和集团参谋部。其中集团组织部将负责中高层管理干部的聘用、升迁、培训和考核激励等,以及各个部门的组织建设和编制审批,由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任部长。
集团参谋部将协助CEO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并督导各个业务部门的战略执行,由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川任参谋长。并且任命高级副总裁洪锋为小米金融董事长兼CEO,专注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推进。
组织架构调整——十个业务部
二来是将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等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并且各业务部的总经理直接汇报给CEO。新结构趋于扁平化,小米正在为年轻人打造新的发展空间。这十个新的部门中一半的负责人都是80后,平均年龄仅为38.5岁,年轻化程度令人震撼。不光如此,80后为主的一支新锐部队几乎分布在整个公司的管理层
“不同寻常”的组织部
新的架构已经建立完成,新设置的两个集团部门中参谋部的设立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清朝时期的军机处,由军机大臣和“皇帝”雷军共商大事。与之一起新建立的组织部倒是别出心裁,如果就说这一部门的功能,其实是很像一般公司里的人事部门,而小米这样的大公司也一定有他的人事部门。所以这个部门的独特之处就落在了“中高层管理干部“着七个大字上。
显然这次专门设立的组织部是针对“领导干部“阶层的。要知道小米是继华为和阿里之后,第三家专门设立组织部的巨头公司。迈出这一步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小米管理层新增的80后力量是需要被考核的。当然这种考核是全方面的,不仅仅是业务的绩效考核。
如果说是针对小米未来的传承,业务的考核是远远不够的,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对组织系统的认可也是尤为重要的。只有考核和选拔出这样的人才,才能为小米带来新的增长点,而不是只是把手机做的更好这么简单。
小米需要重新定义
小米早早地就把电商能力压榨到了极致,当然雷军也不否认的说过:“小米前几年的过度增长透支了需求,过早释放了电商能量”。而在出货量之争上遇到天花板的雷军已经把目光重新投到线下,然而国内厂商OV(Oppo, Vivo)仅用少量机型就把自己变身线下之王, 这让雷军也措手不及。更何况,小米股价破发也表现了市场对小米未来的猜忌。
(图片来源于:e投睿eToro数据截止于2018年9月16日)
小e在之前就有提过,在雷军的心中,小米绝不是一家单纯卖手机的公司,他曾把小米定义为一家铁人三项公司,首先是硬件公司,其次是互联网公司,最后是一家新零售公司。而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对于小米来说可能将会是第二道完美的收益曲线。因为硬件的部分已经为小米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互联网服务的流量就更为重要。所以成为像亚马逊,谷歌和微软一样的巨头,为广大的企业提供云服务,大数据和物联网服务一直是雷军的野心。
(图片来源于:e投睿eToro数据截止于2018年9月16日)
新架构书写新传奇
这也是小米或者说是雷军对未来的期望,而这次的小米内部组织结构的大改造就是布局的开始。没有老兵,没有传承。没有新军,没有未来。新老交替是小米现在最关键的时刻
正如雷军今年年初的公司年会上提出的,“公司各条战线上都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管理护航。所以,我们要着手培养、提拔一大批年轻的管理干部,构建更具活力、更有进取心的各级前线指挥团队。让每一个有能力、有抱负、有冲劲、敢担当的年轻人,都能在战争中学习战斗,在战斗中快速成长”。
“小米的同学们,请拿出舍我其谁的气势,怀抱建功立业的雄心,不负时代,勇于担当,一起书写小米英雄辈出、将星璀璨的全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