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是由现年27岁的EvanSpiegel在大学时期与Bobby Murphy联合创办,在创立之初就犹如雨后春笋吸引一大批客户群体,日活一度达到1.9亿,远超Twitter等传统社交软件。2011年创立到2017年3月上市,市价估值250亿美元,Snapchat吸引了大批流量与广告商的目光,其亿万美元身价的CEO Spiegel也迎娶了维秘超模米兰达可儿。
俘获千禧一代的Snapchat
· “阅后即焚”
Snapchat在最初推出的时候,最大的特色就是所谓的“阅后即焚”。发给朋友的照片最多设置10s的阅读时间,之后会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自动从账户与服务器上销毁,不可重复观看,甚至于接收方在观看时截屏,发送者也会收到相关提示。其次是“Story”的功能,类似于微信的朋友圈,只不过也是有“过期时间”,只保留24小时,过后自动删除。不仅仅是发送的图片,在跟别人文字聊天的时候,也是看完就会销毁,如果记性不太好,没有即时回复,也是经常会忘了自己之前在聊什么,十分令人头疼了。
· “活在当下”
Spiegel总是在强调“livingin the moment” - 活在当下。他认为上一代的人会习惯性的将相片拍照作为一个留念与回忆的方式,然而照片还有更直接的功能- 交流。发送给朋友的Snap一定是实时拍摄的,如果是库存的相片那就是以信息的形式发送。相片不再单一的用来怀念,作为更快捷了当的沟通方式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由于阅后即焚的特殊性,让大家更自由的去表达自己,可以把最糟糕最丢人的一面给大家看,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Snapchat推出的地图功能,也能在用户开启GPS功能的条件在大至全球小至自己小区的范围内看到自己朋友上一次发“朋友圈”时所在的地区。在一张世界地图上看到朋友的emoji图案,似乎这个世界也没有大到遥不可及。
· “保护隐私”
Spiegel说:“广告应该真正融入到故事中去,需要真正展现出为何他们的产品如此特别与伟大。当广告真正融入到我们正在关注和倾听的故事中时,我们就会喜欢上它,我认为这才是最了不起的地方。” 不同于Facebook对于*的搜集算法形成的精准的广告投放,Snapchat只是以一个大范围地区与性别作为客户群体识别来投放广告,差不多6到10秒一个。
像目前的淘宝也是采用类似的大*库做个性化的广告投放,只是有时候每次感叹于广告的“贴心度”,也有点被人侵犯隐私的不适感。况且在Facebook出了客户隐私泄露的丑闻之后,这种模式也一直在被人诟病。
Snapchat从来不要求你告诉它关于你的任何事情,也不会挖掘你和朋友的互动信息,洞察情绪状态来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
· “相机公司”
Snap就是在拍照时候按下快门的声音。从一开始,Spiegel就将其定义为相机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每天都会更新的AR滤镜的使用。从一开始“口吐彩虹”的火爆,到之后基于哈利波特纪念日或者万圣节世界杯等具有实效性的滤镜的使用也极大推广了Snap的使用。事实证明,他们首创的这种滤镜模式收到极大的欢迎,使用模式等同于国内的Face U。
Snapchat面临的威胁
Snapchat最初上市的发行价格是17美元,上市开盘报价24美元,截止北京时间8月22日收盘价$11.43。
图片来源:eToro 数据截止于2018年8月22日
· 社交巨头的反攻
Snapchat在成立之初就拿来与Facebook相比。首先创始人有着类似的经历,出生名门,大学都没有好好读完,同样年轻有才,甚至于和原始创始人的不合和散伙经历都很类似。
根据福布斯的一篇报道,早在2014年的时候Spiegel就与扎克伯格会面,后者提出以30亿美金的价格收购Snapchat,而当时Snapchat的估值不到20亿美金。但是年轻气盛的Spiegel完全不买社交巨头的单,将Facebook的橄榄枝拒之门外。
然而扎克伯格不会容许与自己背景相似的后来者撼动自己的地位,发起了一轮轮的反攻。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与WhatsApp双双推出类似stroy的功能,特别是Instagram,用户量飞速增长,日活达到4亿。相比之下Snapchat的日活在18年Q2反而下降到1.8亿。
Snapchat日活用户量数据 (单位:百万)
· 改版遭到质疑
日活用户量遇到瓶颈还有一个原因是上半年Snapchat的大幅重新设计,这一改版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甚至很多人上*网站打出“撤销新Snapchat更新”的口号,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0多万人参与,他们认为更新导致许多便捷的功能更难使用,有人戏谑说“朋友问我,hey你有没有看我的story?”“我怎么看你的,我甚至都找不到我自己的story”。
对于Snap这等社交网络公司来说,客户流量往往是最大的支撑,在Snap更新版本之后,知名网红金小妹宣布弃用,股价当天直跌7%。
· 公司“三重”架构的尝试
Snapchat采取了一个非常极端的股权架构,三重股权结构。
分别设定了了A(没有投票权)、B(每股1票)和C类股(每股10票),IPO购买股份的投资者没有任何投票权,这会大大降低Snapchat对于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对于不同类型的股票持有人来说,稳定建立长期合作变得困难。
Spiegel拥有88.5%的投票权,由于他的性格使然,企业文化也有所不同,所以全体员工大会很少举行,也不会在公司大范围谈论未来的商业规划,甚至很多员工都是通过看新闻才知道之后自己公司的新产品。很多投资者会认为这样专断的公司架构风险实在风险太高。
Snapchat持有的优势
· 积极应对来自社交巨头的压力
虽然Facebook的攻势凌厉,但Snapchat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在面对Facebook推出的山寨品Poke的正面交锋下,Snapchat大获全胜,直接导致Poke关门大吉。值得玩味的是,据福布斯称,此役的关键是Spiegel给每个员工买了一本《孙子兵法》(theart of war),可能参考了避实而击虚。避开敌人的主力,寻找弱点进攻。
· 在保持初心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Snapchat一直以来最看中的就是创新的模式,永远跑在Facebook前面,不断为年轻人创造出炫酷的产品,迎合年轻人喜欢挑战搞怪,极强的猎奇心态,好好利用在成立之初就获得的“千禧一代”客户群体。Spiegel一直认为,他们更看重的是客户的活跃程度而不仅仅是用户数量,的确,在Facebook的20亿日活量面前,Snap毫无优势可言,但Snap所创造出的客户粘性是其他无法比拟的。
最受青少年喜爱的社交软件占比变化(2012-2018)图片来源:statista
相较与已逐渐“老龄化”的Facebook,Snap很好的抓住了千禧一代客户的心理,毕竟在FB上添加了老爸老妈之后,大部分人都没办法在强关系社交网络中真实的表现自己,之前也出现过因为在FB上的一条状态而被老板辞退的情况发生。Spiegel一直坚持服务好最有价值的年轻用户而不是所有人。
这种客户粘性使得平台拥有更高的使用频率,简单来说,假设你去参加一个party,可能化妆到party结束你都一直在发Snap,而可能只是在party期间选好角度精修一张发到instagram上。
作为一个相机公司,作为一个“支持”自我表达的公司,Snap更应该着重这一块的推广。客户可以有这样一个平台表达自己的愤怒焦虑,真情实感。这使得Snap与其他主流的平台都不一样,甚至于站在他们的对立面,拥有一些自己的坚持。每次看着Spiegel云淡风轻,希望他能有机会改变现在的社交巨头独大的现状,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 日益乐观的财报数据
Snapchat在八月初公布了2018第二季度的财报。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Spiegel说:“我们对自己的进步感到兴奋,并对未来的机遇持乐观态度。” “通过更新的重新设计,我们能够结合我们的亲密朋友网络的力量,每天为人们带来Snap的个性化内容,我们正在稳步推进个性化改进。尽管我们在本季度取得的DAU成绩比上个季度减少,但我们认为这是产品更新必不可少的自然流失,然而重新设计有助于推动未来的参与度增长。“ 他对于第三季度的期望是
● 收入预计在2.65亿美元至2.9亿美元之间,与2017年第三季度相比增长27%至39%。
● 调整后的EBITDA损失预计在1.85亿美元至1.60亿美元之间,而2017年第三季度为1.79亿美元。
· 广告商的投放优势
Snapchat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广告的投放。特色是支持竖屏广告。很多人的习惯现在看视频的时候都会转为横屏。但研究表明,大部分人94%的时间都是竖持手机。竖屏广告播放的完成率是横屏的9倍,视觉注意力要高出2倍。
NBC是全美规模最大的新闻网站,在早期就学习在数字媒介中快速转变,一个月之后CNN也入驻Snap,在原本的横屏新闻中截取甚至是直接用手机录制新闻,减少剪辑成本,如果有突发事件还方便及时播报。鲜活的内容与高活跃度都是十分吸引广告商的亮点,Snap都具备了。
Snapchat一路的发展就像是一个热血青年,富有冒险精神的想要打破常规。至于最后发现是否是“中二病”还是天赋异禀就让时间来见证吧。
我相信需求从来都不仅仅是被发现,还应该能被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