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 Boss在8月2日公布了最新一季的财报。
华尔街此前预期本季度的股息为0.724欧元,对比去年同期的0.830欧元,而营收则期望6.4亿欧元,预期上涨0.63%。而财报显示,本期的股息则为0.77欧元,营收则是上涨6%达到6.53亿欧元。
尽管如此,净收入则从5800万欧元下降到5400万欧元,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以及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其中,公司投资巨额在电子销售渠道的建立上,并对线上销售情况充满信心。
公司高层随后表示他们的品牌策略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这种增长对于市场来说还是令人失望,加上公司的年度展望不够积极,当日股价下挫9%左右。
图片来源:e投睿eToro 数据截止于2018年8月10日又是一个想要挣扎出不景气的奢侈品牌。
销售情况喜忧参半 来看一下财报上的销售情况。
从地区来看,欧洲和非洲地区的销售额上涨了2700万欧元,总销售上涨完全依赖于该地区。其他地区的销售额都不理想,甚至下降。亚太地区近年来需求最为强劲,逐年上涨,但是HugoBoss在该地区的销售额几乎没有变化,也可以是视作是市场份额丢失的信号。
按品牌来看。公司主要依靠Boss品牌实现增长,而Hugo的销售额下降了6%,连续两个季度下行。
男女装方面,仍旧是男装贡献了大部分销售额和增长。
对于本财年,Hugo Boss公司没有展现出很大的信心,他们预计今年的营收将收获较低的增长,而的净收入变化预计将在+2%到-2%之间浮动。
品牌重定位 Hugo Boss公司仍旧认为他们在2016年提出的策略开始起效。
当时,HUGO BOSS公司针对旗下的两个品牌分别进行分析,并对它们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在公司看来,这两个品牌的定位重叠之处过多,容易给消费者造成困惑。重构之后,公司将Boss定位为的品质追求,更加商务化,而Hugo则偏年轻化的,主打开放和激情。
而两个品牌各自在竞争市场中定位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Hugo Boss可以看出,Boss的竞争对手为阿玛尼、MaxMara,意欲在高端市场中继续获得客户。而Hugo则希望在轻奢市场中有所作为,但是它近几年仍旧缺乏可以吸引年轻人的特质的,无论从设计还是理念来说,都趋于平凡。
公司想要激发Hugo的增长潜力,计划在下个月于伦敦开设第一家独立的Hugo品牌店。此前Hugo和Boss都在一个门店里进行销售,现在公司将把两个品牌做出更明显的区分。
2018年,预计有10家Hugo的品牌店在全球范围内开业。
在全球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各大奢侈品牌都在使劲浑身解数想要来个大翻身,但是除了几个品牌,像是路易酩轩集团的现金机器LV,大部分都还在泥沼里挣扎。
Hugo Boss 一系列措施毫无亮点,过分依赖线上渠道又会跟奢侈定位造成大冲突,的未来暂时还难给消费者带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