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6日,雷军和曾经一同在金山软件奋斗的“战友”度过了自己的40岁生日。酒过三巡,喝得有点上头的雷军拉着黎万强的手,说道:
“我一定要去试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创办一家世界级的技术公司,做一件造福世界上每一个人的事情。”
140天后,黎万强的父亲送来一大锅小米粥。雷军、黎万强、林斌、周光平、刘德、黄江吉、洪峰一起喝下之后,“小米”就此成立了。
放下碗,雷军郑重其事地说出了四个字,“顺势而为”。
当然,5年后,这个成语变成了一句更为接地气的标语:“创业,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风口站对了,猪也可以飞起来。”
也就是从这“顺势而为”的4个字出发,雷军陪跑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整整30年。
1989年—2007年:中国互联网的参与者
1989年的6月,是一个让中国大学生流泪的初夏。但也是在那个时候,在距离北京1054公里的武汉,年仅20岁的雷军兴高采烈地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提前2年毕业了。
两年前,刚进大学的雷军在图书馆里看到一本名为《硅谷之火》的书籍。18年后,雷军仍对发现这本改变他命运的书籍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这本书大概是2块1毛4,1987年出版,书里讲述了乔布斯这些硅谷英雄创业的故事”。
看完这本书之后的雷军,感觉内心就有一股熊熊的火焰在燃烧,激动得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雷军决定要用绝对的勤奋迎接即将到来的互联网时代。在那一个学期,雷军在一门名为《汇编语言程序》的课程上考了满分。据说,雷军是武汉大学20年来唯二能在这门课考满分的人。
2015年,雷军在母校武汉大学做演讲
毕业之后,雷军烧起了自己的第一把“火”——三色公司。他是“拼命三郎”,一个人疯狂地写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中文系统以及各种小工具,甚至还干过“黑客”,解密各种各样的软件。客户让他做什么就认真做。闲来有空,他还和同事合著了《深入DOS编程》,成了当时不少程序员学习的权威书籍。
两年之后,他就已经名扬武汉电子街。但是,好景不长,雷军很快就点了一首《凉凉》送给自己。
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抄袭了他的仿制汉卡技术,而且以极低的价格出大量的产品。雷军在半年内就被挤兑得无法经营。半年之后,公司就解散清点资产时,雷军只分到了一台286电脑和打印机,几乎是身无分文。
多年之后,他把对手的招数运用在了小米的身上,并实现了异军突起。
1992年,雷军从武汉来到了北京,进入了金山软件工作。身为员工的他明白:要出人头地,就要凭本事说话。在金山,他一天要工作16个小时,每周工作七天。凭着自己踏实的苦干,雷军又在金山闯出了自己的成绩,没过几年就当上了总经理。
雷军与金山软件的董事长求伯君
但无论是自己开创的三色公司,还是在金山软件的埋头苦干,在那个以PC为主的互联网时代中,雷军始终以一个陪跑者的姿态参与、见证、推动着这个互联网时代。
2009年—2015年:中国互联网的陪跑者
2007年,自己为之奋斗了15年的金山软件终于在香港上市。但是,雷军选择功成身退,成立了自己的资本公司,成为了一名天使投资人。这是许多实现了财富自由后的人都会选择的、更为安逸的途径。
但是1年之后,耐不住寂寞的雷军便决定要攀上人生的另一个巅峰。有一次,雷军找王川滑雪,两人坐在缆车里闲聊,雷军和王川感叹后悔错过了手机移动端的浪潮。也是在那一天,雷军发了条微博:
“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雷军想明白了。在2年后的那一顿“壮胆酒”后,小米诞生了。
也是在雷军离开金山的那一年,智能手机的时代降临了。2007年,那个曾让雷军的内心燃起熊熊火焰的乔布斯发布了第一部iPhone手机。同年11月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HTC、三星等企业迅速加入,迅速崛起。这意味着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型的开端。
而在雷军创立小米的2010年,雷军所谓的“势”或者说是“风口”也在国内应运而生了。当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主要有两种生态:一是高价格高性能,如苹果和三星;二是低价格低性能,如酷派等国产安卓机以及众多山寨机。
当年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冠军虽然仍是诺基亚,但iPhone4的流行开始把3.5英寸屏幕的风*向中国。“换键盘机为触屏机”,成为了诸多手机用户的诉求。这时市面上可选择的触屏类智能手机并不多,庞大的市场缺口下,市场需要有企业填补苹果、三星之外的中低端消费需求,“帮助”数亿中国用户完成了智能手机的普及,这便是当时最大的风口。
虽然站在风口,但跟上并不易。难点在于“把手机成本控制在目标人群接受的水平上”,这逼迫小米在商业模式上的进行了创新:用接近于硬件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然后以此架构起一个互联网平台,再在上面做增值服务,然后靠增值服务赚钱。
“风口+商业模式创新”帮助小米强势崛起。2011年收入5.5亿元,2012年126.5亿元,2013年316亿元,2014年743亿元。2015年实现了年产手机8000万部,15%以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2016年上半年小米手机总销量排名第五达到2300万部,少于华为,OPPO和vivo,线上销量排名第一达到1700万部。
图片来源:IDC Asia
与此同时,淋漓精致的采用互联网营销快速拥有了全球过亿MIUI平台用户和开放的技术创新平台,数以千万计粉丝参与的技术创新迭代。打造了涉及硬件、服务、电子、生活、社交等二十余个行业和产业的生态链平台。实现了许多企业几十年发展合力才可能达到的盈收水平和企业规模。
2016年—至今:中国互联网的引领者
在2013年上半年,整个互联网的三个阶段几乎都呈现了出来。这三个阶段分别是:一,传统互联网阶段,PC机的时代;二,移动互联网阶段,智能手机出现了;三,IOT阶段,即万物互联的物联网阶段。未来,身边所有的设备都可以联网,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控制。
在贯穿雷军职业生涯的前30年中,他始终都以一个陪跑者的姿态出现在大家的眼前。2015年,雷军更是迎来了“风力”的极限——小米必须要转型了。
2015年以前,小米手机的销量翻倍增加,正是风头强劲的时期,2015年,小米的手机出货量比2014年略有增加达到8000万部,2015年,小米软件服收入达到37亿元,没有达到小米10亿美元的预期。尽管小米以450亿美元的估值完成E轮融资,成为全球估值第二的创业公司,但该公司2015年的营收却几乎没有增长。
图片来源:Tech in Asia
为了占领市场,手机终端市场厂商几乎都采取了金字塔的产品结构。2012年10月,谷歌公司发布了与小米2手机配置相当的Nexus4智能手机,售价为1900元,而小米2的售价为1999元。同时三星、摩托罗拉、HTC等安卓阵营的主力品牌手机,也迅速进入降价通道,同期发布的华为四核智能手机,价格也仅1888元。
另一方面,联想、华为、中兴、vivo、OPPO等纷纷寻求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与“粉丝模式”结合,来提升品牌传播能力,如联想推出了“乐粉俱乐部”,华为也推出了“花粉”、中兴推出了“星星”,vivo推出了“V粉”。
实际上到了2014年时,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比之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华为、酷派、联想、小米、TCL先后都将6000万台作为2014年的出货目标。原因在于只要保证单季度1500万台的出货数据,就可以进入全球前3-5名的市场份额。面对同样正在发力的竞争对手,小米并无绝对胜算。华为、OPPO和vivo,凭借着着丰富的线下渠道经验和“谁红请谁”的营销力度,把小米拉下了头把交椅。靠互联网营销和口碑制敌的小米,也铺天盖地在市场上投放刘诗诗、吴秀波等人代言的广告。
总之,低成本+互联网营销的打法,进口品牌和传统国产厂商从没用过,这让小米红极一时,米粉遍布天下。事实证明,这套差别化的打法收效显著,但时过境迁,目标群体的消费力也趋于饱和。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米遇到的问题,其实是整个中国智能机市场的问题。当市场需求陡然出现时,小米做到了适时顶上;可当需求饱和时,小米就显得无所适从了。
图片来源:Business Insider
“目前是小米的一个谷底。”2016年年中,小米手机的二次创业誓师大会上,雷军直言了当前的困境。曾经他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如今却不得不承认:市场的风向变了。很明显,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因此,陪跑的小米必须要主动出击,而下一个风口就是物联网阶段。2016年,小米生态事业部应运而生。
两年来,小米生态链投资了60个创业团队。这60个创业团队中,以工程师为主,有4000人左右的规模,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已经有4个。按照风投机构的普遍成功率衡量,这份成绩单很突出。完美主义者的雷军打出了99.99分。
这些生态链公司都具备很高的反应速度,人少、效率高。他们往往具备着十足的创业激情,在过去两三年中,成为了中国年轻创业者的生力军。小米把这样一群人团结起来,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通过嫁接小米平台的优势资源,由内部的团队向他们传达小米的价值观、方法论,帮助他们来提高质量标准。
【结语】
2018年7月9日,小米就要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了。5年内不上市的承诺终究没有抵过雷军自己的野心——
下一个十年,他将不再是陪跑者,而将是属于雷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