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在经历了“黑色星期二”后,官方立马回应了。
刚刚,央行行长易纲表示,6月19日股市出现波动,主要受情绪影响,周边股市也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既然是市场,就会有涨有跌,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理性看待。
对于19日股市的表现,易纲表达了四方面的看法:
第一,金融市场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股市出现波动,主要受情绪影响,周边股市也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既然是市场,就会有涨有跌,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理性看待。
第二,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的韧性增强,总供求更加平衡,增长动力加快转换,今年以来人民币是少数对美元升值的货币之一。基于这样的经济基本面,中国的资本市场有条件健康发展,我对此充满信心。
第三,近年来,内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不断上升,贸易依存度已从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例也从2007年的约10%下降到去年的1.3%,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经济内生潜力巨大,有充分的条件和空间应对好各种贸易摩擦。
第四,人民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外部冲击的影响,我们将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此外,尽管面对当前的金融市场波动,以及贸易摩擦升级,易纲仍强调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
市场对于央行行长此时回应股市颇感意外,不过,从国外的操作看,一国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动荡之际,央行行长或财长出面“维稳”市场预期早有先例,易纲的及时回应,也体现出央行在前瞻性引导市场预期方面能力的提升。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的迅速反应,或与“国际金融风险跟踪组”有关。央行有关负责人昨日就透露,今年以来,央行就已成立国际金融风险跟踪组,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在“喊话”安抚市场情绪的同时,当天,央行也通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的方式进行维稳。央行方面宣布,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弥补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缺口,当日开展逆回购操作1000亿元,同时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2000亿元,当日实现资金净投放1500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展望未来,央行将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加强监管政策协调,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积极有效应对可能的外部冲击,稳定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有序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
展望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国王金融分析师表示,防范风险和新经济转型仍是核心主线。2018年A股市场最悲观的时候正过去,积极看多下半年。从政策方面看,扩大内需、金融开放、鼓励新经济等有望提供较好政策环境。从流动性方面看,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下半年A股仍是存量资金博弈行情。从全球股市视角出发,A股盈利能力较强,估值和风险溢价水平合理,下半年可相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