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6只备受关注的战略配售基金正式对外开售。从券商营业部了解到,战略配售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咨询者众多,有部分大户甚至顶格申购所有的“独角兽”基金,对于六只基金每只各买50万元,耗资高达300万元。
从首日销售来看,有业内消息称招行渠道上午整体销售80亿元,券商机构中广发、华泰、中信上午也卖了超过10亿,还有消息称一家基金公司旗下战略配售基金首日销售超100亿,另有一家基金公司首日销售破50亿元,预计昨日6只基金整体销售量约为300亿元。
在6月11日上午,南方基金就对外宣布董事长、总经理、分管权益、固收的副总经理等高管集体顶格认购自家旗下的战略配售基金,以吸引其它投资者跟投。
在独角兽基金开售前一日以及正式开售当天,关于独角兽基金调整募集上限的传闻可谓是“一出接一出”。最初的市场消息称,证监会于6月10日向6家基金公司下发了监管通知,其中提到了三项内容:1、请各公司尽力控制募集规模在200亿左右。2。从收到通知起,不投入新的广告,不进一步宣传。3。以前广告中若有不合规的内容,比如“前所未有”,请修正并消除影响。
另有券商渠道传出相似的消息:根据最新窗口指导,每只战配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募集额大概率需控制在200亿,因此请大家通知客户抓紧时间,在周一下单!如果周一达到200亿,周二将停止向个人投资者募集。
不过6月11日上午,又有新的消息传来。某媒体引源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表示,根据机构部窗口指导精神,战略配售基金的规模门槛是50亿元即可设立,上限仍为500亿元不变,只是要求各基金公司根据自身管理风格,适度发行可行可控规模的基金产品,即不到500亿元也可结束募集。
虽说都是战略配售型基金,但6只“独角兽”基金之间仍有些许不同。除了基金经理人不同外,还有以下差异:
投资策略差异
易方达、华夏、嘉实、南方旗下的“独角兽”基金均采用的是战略配售和固定收益两种策略,招商基金旗下的则在此基础上多了资产配置策略;汇添富同样采用了战略配售策略,此外还采取了债券投资策略。
上市地点不同
这些“独角兽”基金3年封闭运作期届满后,华夏、嘉实和汇添富旗下的将在上交所上市,而易方达、招商和南方旗下的则会在深交所上市,这点从其基金代码开头数字上也可发现差别。
此外,6只“独角兽”基金转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后的赎回费率各有差异。除招商、汇添富的“独角兽”基金赎回费率相同外,其他4只基金的赎回费率和计入基金资产的比例随持有时间而各有变化。其中,易方达战略配售基金根据持有时间细分的赎回费率层次最多。
基金招募说明书显示,这6只“独角兽”基金在合同生效后的前3年为封闭运作期。3年后,基金将转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国王金融分析师表示,在转为LOF基金之后,6只基金至少会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投资目标
在转型后,6只基金的投资目标出现分化,不再是统一的“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有的强调追求“稳健增值”,有的强调“追求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2、股票配置占比
在封闭期内,6只战略配售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是0~100%,具有较强活动范围。在转型之后,华夏、招商、嘉实、汇添富和南方旗下的战略配售基金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调整为30%~95%;易方达战略配售基金转型后的股票资产占比则为60%~95%。同时,嘉实、汇添富、南方和易方达旗下战略配售基金还要求,投资于港股通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
3、投资范围
据国王金融分析师观察,在转型后,这几只基金的投资范围有不同程度的放大。比如,可投资中小企业私募债、可投资债券信用级别评级变为BBB(含)以上等。此外,大部分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
4、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
在封闭期内,基金每年计提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为0.1%和0.03%;同时,若当年计提的费用合计已达到4000万元,则当年内不再计提管理费和托管费。而在转型之后,管理费率均变更为1.5%,且除华夏战略配售的托管费率为0.2%外,其他基金的托管费率均上调至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