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兴市场的外债问题和货币贬值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焦点之一。
国际金融协会(IIF)周二(6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个月新兴市场遭遇大量抛售,外国投资者总计抛出123亿美元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资产。
其中新兴债券和股票市场流出的资金规模旗鼓相当。以地区来划分,资金流出规模最大的是亚洲,流出80亿美元,非洲和中东总计流出47亿美元。
新兴市场4月底时就被抛售,创IIF有记录以来第二长抛售期,为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最长抛售期。
“驱动资金流出新兴市场资产的因素中没有一个特别突出,”IIF的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起作用的看来是一系列因素:各国特有的国内因素,比如阿根廷和土耳其的融资压力,抑或巴西卡车司机罢工;美国关税威胁和报复行动重燃;意大利和西班牙政治不确定性。”
随着美联储的加息、美国利率的走升,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入美国,从而推高美元走升,而同时也给新兴市场带来危机:借有大量美元外债的国家偿债成本升高,以及货币持续贬值。
国王金融分析师表示,原因很简单,因为资本是逐利的,它会自动流入高收益的地方。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将利率降至0附近水平,有些甚至负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发达市场的股票和债券收益率变得不再有吸引力,因而驱动资金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回报更高,风险也更高),正因如此,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债市和货币才得以上涨。不过,当前,情势反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稳健、且利率不断走高、美元走强,这些信号均指示在美国投资有着更高的回报率,因而美国成为了吸引资金的“吸金石”。相比之下,新兴市场的高风险使得其对资金的吸引力下降,就如阿根廷和土耳其一样。
根据贸易赤字和外债量情况,依赖美元为其贸易赤字融资的经济体——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的货币,在今年亚洲货币中表现最差。国外投资者持有政府债券比率最高的国家,可能最容易受到资本外流的冲击,包括:南非、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