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特朗普减税法案在2018年正式落地,华尔街纷纷上调银行股在2018年第1季度的每股收益(EPS)指引。其中,华尔街对花旗银行(C)每股收益(EPS)的上调幅度最大为43%,即1.19美元。于今年1月的财报季相同,富国银行(WFC)将打响“头炮“。但是它深陷丑闻,恐将重演1月的“悲剧”——富国银行(WFC)每股收益仅为0.97美元,远低于预期的1.04美元。
图片来源:Seeking Alpha
而在今天美国股市开盘前,被华尔街寄予厚望的花旗银行(C)也将公布其Q1财报。据纳斯达克统计,华尔街预测的每股收益(EPS)均值为1.19美元。那么它会否成为第二个“扑街”的银行股呢?
图片来源:Nasdaq
特朗普成功减税的阵痛
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实现了30年来最大力度的减税,银行的税项支出将大幅下降。据Forbes统计,美国银行业预计将享受超过730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但是令前者没有想到的是,在迎来长期利好的曙光之前,必须经历会计原则与理性人带来的阵痛。
图片来源:Forbes
所谓会计原则,即根据美国要求发生在2017年第4季度的减税必须要反映在下一季的财报中。因此美国各公司必须计提递延所得税。所谓计提递延所得税本质上来讲就是把未来应缴的税提前至现在交。美国各银行也不例外,且以花旗银行(C)应计提的税额最多。花旗集团CFO John Gerspach在去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上就表示,预计第四财季支出约为200亿美元,主要源于大规模递延税资产减记。
图片来源:Bloomberg
除了会计原则带来的临时性支出增加外,还有公司的理性原则——为了在原有税率的最后一季度上缴更少的税,它们会临时增加更多的一次性支出。简而言之,税率高的时候少交税、税率低的时候交税也是赚,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许多公司都在12月支出了一大笔奖金以避税。花旗银行也不例外。
图片来源:USA Today
所以,因特朗普减税带来的临时性支出将在花旗银行的2018财年Q1财报中显示出来,且出现大幅增加。这无疑将会降低花旗银行的净利润。
加息与缩表的双重效应
我们通过对比花旗银行的财报就不难发现:花旗银行每一次支付利息的增加都在美联储加息的当季。由于花旗银行更倾向于储户储蓄,因此其对外支付利息的比重较大。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每一次加息都会降低花旗银行当季的净利息利润。而在2018年3月,美联储进行了第三次加息。因此,花旗银行2018年Q1的利息净利润将出现下滑。
图片来源:Citi Group Earnings
与此同时,美联储于2017年12月正式宣布将从2018年1月开始将缩表规模扩大至200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将减购各类债券200亿美元。这将使得美国公司更难获得资金以投入更大的生产。于是它们会在第4季度集中向银行借贷以缓解未来有可能到来的资金短缺问题。因此,花旗银行所持股票利润或有所下降。
图片来源:Citi Group Earnings
同样的,花旗银行(C)也会向同行进行拆解以释放贷款。据Simply Wallstreet的统计,它的债务规模在2017年的9月起——美联储宣布缩表的当月就已经有所重新抬头。
图片来源:Simply Wallstreet
而在技术面上,花旗银行(C)的股价在出现背离后一路下挫。尽管在底部出现了“金叉”,但是仍受抑于下跌趋势的压力,或在财报成绩不如意的情况下测试67.50的支撑位。
图片来源:e投睿eToro,数据截止于2018年4月12日
免责声明:请注意,由于市场波动,部分价格可能已经出现变化而不适用于上述情形。过往的表现无法判断未来的结果。本文并非是一篇投资建议。所有交易包含风险,请仅投资您能够承担亏损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