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葛剑雄教授写的文章《邂逅霍金》。文章末尾写道:“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而今天,这位在轮椅上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神奇老人”离开了这个狭小的世界,奔向了他所热爱的宇宙。也许,当他飞出苍穹并回望我们之时,心里想的是:希望我们能在100年内逃离这个地球。
在去年5月和11月,霍金分别留给了世人两则“末日预言”:人类至多仅有100年的时间逃离地球;地球至2600年就将成为金星——地表温度高达250度,充斥着酸雨。第一则预言,是他在BBC纪录片《Tomorrow’sthe world》中提及的。半年后,他在接受《GeekWire》采访时,认为人类人口的膨胀与毫无节制地开发将致使地球“突变”为“火球”。但两者都是论断,缺乏科学的论证,显得他像是预言未来的弥赛亚。
图片来源:Geek Wire
在他2010年出版的《伟大的设计》中,人们愈发感受到霍金从之前的“自然神论者”演变为黑格尔式的“有神论者”。他认为,因为存在像引力这样的法则,宇宙可以无中生有,自发生成宇宙为什么存在,我们人类为什么存在。这与黑格尔在《逻辑学》与《精神现象学》中那个依靠辩证法而自有、自行的“绝对者”如出一辙——从“有”与“无”的概念演变至自然、国家甚至是精神,都是“绝对者”自我发展的过程。霍金眼中的“引力”如同黑格尔眼中的“辩证逻辑”,他笔下的“宇宙”好比黑格尔笔下的“绝对者”。而在30年前的《时间简史》中,他笔下的“原点”是一切的起源,是自然的上帝。
所以,霍金的离世到底是一位伟大科学家离开了我们,还是一位先知抛下我们而去呢?诚如海德格尔在《时间与存在》所说的,存在的特征总是在时间的维度显现。霍金到底是什么身份,唯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但是,这一切都不会阻碍我们去征服宇宙,探究宇宙、人类理性背后的秘密。
而这一切正在由特斯拉(TSLA)、谷歌(GOOG)、亚马逊(AMZN)、微软(MSFT)等科技企业完成。如果说,生物基因工程手握着解开人类秘密的钥匙,那么它们正在向上帝的*迈去。
图片来源:e投睿eToro,数据截止于2018年3月14日
2月7日,4:45,特斯拉(TSLA)CEO伊隆·马斯克(ElonMusk)成功发射了猎鹰重型火箭。63.8吨的近地轨道运力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火箭,在历史上也仅次于象征着人类征服太空雄心的土星5号火箭。人类征服外太空、殖民外星球的雄心再度被燃起。
而在4年前,谷歌(GOOG)收购了DeepMind以建立覆盖全球的庞大数据库,为的是让人工智能能够在海量的数据中构建出最合理的处理模型。与之相对应的,亚马逊(AMZN)和微软(MSFT)也已经推出了面向全球的数据库图书馆Gluon,在开放的同时也正在收集人类思维的、更广泛的数据。
图片来源:Forbes
霍金的意义,并不在于他的科学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更不是他是科学家还是弥赛亚。他的意义在于,人类理性的锋芒终会刺破果壳般的躯体,其光辉将引导人类探索真理。
免责声明:请注意,由于市场波动,部分价格可能已经出现变化而不适用于上述情形。过往的表现无法判断未来的结果。本文并非是一篇投资建议。所有交易包含风险,请仅投资您能够承担亏损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