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處置效應———在西方行為金融理論中,有一種叫“處置效應”的投資心理現象,
就是炒外匯的人,更傾向於把獲利的頭寸變現了結,而把被套的頭寸抱在手里。換
句話說,就是持有獲利頭寸的時間過短,持有被套頭寸的時間過長。“跑掉的全是
黑馬,抱住的全是垃圾”。這是投資者普遍存在的問題。
2.思維定勢———“市場有着自己的循環周期,一個上漲階段的後面接着一個下跌
階段,而一個下跌階段的後面是一個上漲階段。昨天成功的經驗可能是你未來投資
失敗的教訓;而昨天失敗的教訓也可能在未來是你賺錢的最好策略。”
3.認知偏差———新入市的投資者對投資收益期望較高,而對市場風險估計不足。
而有一定經驗的匯民卻容易產生認知偏差,彵們容易過於依賴自己過去的經驗,忽
略市場產生的新變化。比如,彵們如果發現某貨幣對的基本面和圖形與前一段另一
個貨幣對很像,就認為這貨幣對也會遵循從前的走法,可現實卻有很大的差別。
4.歸因偏好———彵們經常把成功操作歸於自己的能力,不會認為是市場和環境給
了賺錢的機會;而把失敗歸於客觀的市場問題,總是從別的地方找原因,長期如此,
便會造成對自己賺錢能力的過高估計,產生過度自信,從而頻繁交易。
5.學會空倉———很少有體會到空倉的樂趣,許多手里或賬戶上有點錢都
要持倉。其實有時空倉是最好的策略。
1、以“閑錢”投資
用來投資的錢一定是“閑錢”,也就是一時沒有迫切、準確用途的資金。如果投資者以家庭生活的必須費用來投資,萬一虧損,就會直接影響家庭生計。或者,用一筆不該用來投資的錢來生財時,心理上已處於下風,故此在決策時亦難以保持客觀、冷靜的態度,在投資市場里失敗的機會就會增加。
2、知己者為上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投資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因為容易衝動或情緒化傾向嚴重的人並不適合這項投資。成功的投資者,大多數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且有嚴謹的紀律性,能夠有效地約束自己。所以說,知己者,方可在匯市最終勝出。
3、正視市場,摒棄幻想
市場是真實的,不要感情用事,過分憧憬將來和緬懷過去。一位資深交易員說:一個充滿幻想、感情豐富、十分外露的人是一個美好快樂的人,但他並不適合做投資家,一位成功的投資者是可以分開他的感情、幻想和交易的。
4、小戶切勿盲目投資
成功的投資者不會盲目跟從旁人的意見。當大家都處於同一投資位置,尤其是那些小投資者亦都紛紛跟進時,成功的投資者會感到危險而改變路線。盲從是“小戶”投資者的一個致命的心理弱點。一個經濟數據發表,一則新聞突然閃出,5分鍾價位圖一“突破”,便爭先恐後地跳入市場。不怕大家一起虧錢,只怕大家都賺。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時看錯市場走勢,或下單後形勢突然逆轉,因而導致單子被套住,這是正常的現象,即使是高手也不能幸免。然而,在如何決策和進行事後處理時,最愚蠢的行為卻都是源於小戶心理。
5、勿過量交易
要成為成功的投資者,其中一項原則是隨時保持2-3倍以上的資金以應付價位的波動。假如資金不充分,就應減少手上所持的買賣合約,否則,就可能因資金不足而被迫“斬倉”,縱然後來證明眼光準確亦無濟於事。
6、主意既定,勿輕率改變
如經充分考慮和分析,預先定下了當日入市的價位和計劃,就不要因眼前價格漲落影響而輕易改變決定,或基於當日價位的變化以及市場消息而臨時作出決定,除非是投資聖手靈機一閃,一般而言都是十分危險的。
7、當機立斷
投資外匯市場時,導致失敗的心理因素很多,一種常見的情形就是投資者面對損失越來越大,甚至知道已不能心存僥幸時,卻往往因為猶豫不決,未能當機立斷,因而越陷越深,損失增加。
8、他人意見不實行
這里並非是提倡獨斷專行。須知道,投資者中只有你會為自己的投資結果負責任。當你已把握了市場的方向而有了基本的決定時,不要因旁人的影響而輕易改變決定。有時別人的意見會顯得很合理,因而促使你改變主意,然而事後才發現自己的決定才是最正確的。所以說,別人的意見永遠只是參考,自己的意見才是買賣的決定。
9、不肯定時,暫且觀望
投資者並非每天均須入市,初入行者往往熱衷於入市買賣,但成功的投資者則會等待機會,感到疑惑或不能肯定時亦會先行離市,暫抱觀望態度。
10、適當停買停賣
日複一日的交易可能會令你的判斷逐漸遲鈍。一位成功的投資家曾說:每當我感到精神狀態和判斷效率低於90%,我開始賺不到錢,而當我的狀態低過90%時,便開始蝕本,此時,我便會放下一切而去休假。暫短的離市休息能令你重新認識市場,重新認識自己,更能幫你看清未來投資的方向。
本文由筆者卓偉論金(微信:1124667929)分析師獨家策劃,轉載請注明出處。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套單鎖單操作不理想可與本人溝通交流。
標簽閱讀:
原油
黃金
技術分析
白銀
美元
品種多空:
現貨黃金 看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