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国际油价强劲上升。截至1月4日15时,WTI2月原油期货上扬0.8%至每桶62.12美元,年初以来的涨幅达到3.34%;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上扬0.64%至每桶68.14美元,年初以来的涨幅为2.31%。在早先1月2日新年后首个交易日,纽约及伦敦两地近月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上扬至每桶60.48美元及66.87美元,盘中分别触及2015年以来高位60.74美元及67.29美元,创下自2014年以来两大指标油价首次开年都在每桶60美元上方。
综合来看,年初以来的油价走高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助推。
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9日,美国原油库存减少500万桶,预期下降510万桶。原油库存降幅虽略低于预期,仍延续之前显著的下降趋势,带动整体库存跌破2015年同期水平。
二、美国制造业扩张速度加快,德国失业率降至新低。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和欧洲经济数据总体向好,令市场对全球原油需求上升的预期增加,支撑国际油价上涨。
三、持续发酵的伊朗抗议示威事件、冬季酷寒、石油活跃钻机数的持稳等因素都对近期油价造成强力支撑。
在过去的1年中,国际油价表现出色,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涨幅分别高达12%及17%左右;但欧佩克(OPEC) 减产协议与美国页岩油增产拉锯战仍旧贯穿全年,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全年走出“V”字型走势;但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总体上仍对油价走高提供支撑。一方面,全球原油库存得到一定的去化。欧佩克组织内的6个波斯湾国家(占欧佩克产量的75%)2017年12月原油出口量降至1795万桶/日,2017年11月为1837万桶/日。另据测算,欧佩克2017年1至10月减产完成率为87%(未考虑利比亚及尼日利亚的稀释效应),非欧佩克2017年1至10月减产完成率为81%。减产完成率较高,效果逐步显现,为2017年的原油价格托底。另一方面,2017年三大经济体整体向好,需求端数据增量可观。数据显示, 2017年1至11月,经合组织成员国需求累计同比增加0.57百万桶/日,非经合组织成员国需求累计同比增加2.29百万桶/日。
2018年,原油供应面将继续以欧佩克减产与非常规原油增产相博弈为主导。从供给方面的有利因素来看,相比2017年,今年减产协议不同之处在于,豁免国尼日利亚及利比亚被纳入减产范畴,而2017年两者的增产对上半年油价的打压是不容忽视的,这种边际量的增减在今年对供应的影响将更加乐观。
但不利方面也显而易见。达拉斯联储一项针对逾100名油企高管进行的调查显示,WTI原油价格突破61美元/桶之后,已经达到了页岩油增产所需的最低“门槛”。42%称,会在油价达到61美元至65美元的情况下扩大开采。如果油价继续攀升并突破66美元,更多油企高管暗示会加入增产大军。美国库存井数量巨大,缩短了页岩油产量对价格的相应周期,页岩油供应弹性得到了强化。高油价背景下,页岩油产量具有较大上升空间。因此,伴随着欧佩克将逐步退出减产协议,美国、加拿大、巴西在高油价的刺激下有望继续增产,2018年供应压力或加大。
笔者总结:
在2017下半年,地缘政治危机及输油管道意外事故频繁发生,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独立公投、尼日利亚白领工会威胁罢工、利比亚国内动乱、委内瑞拉债务违约危机及美国经济制裁、伊朗伊核协议、沙特反贪风波等,这些众多的地缘政治因素都推升了原油风险溢价。而据笔者了解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中东局势难言乐观,这也就意味着2018年国际油市仍然存在许多供应中断隐患,这会对油价形成较强的支撑作用。所以笔者还是比较看好2018年的原油走势,当然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能够把握机会,盛贤森也会实时为大家提供指导!
盛贤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