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寒冷天气来临和北方地区经济的复苏,中国北方对天然气的需求激增,天然气短缺正蔓延至中国南部和西部的工业部门。最近,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地区被允许烧煤来在寒冬天气中取暖。
实际上,中国如此庞大的能源进口量是受中国石油储备购买战略(据多方测算,目前中国原油储备只相当于不到4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远低于国际公认的90天的标准)而推动的,而当美国石油进入后,中国的炼油企业将获得更多供应选择,也能以相对低的价格储备原油,根据研究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预计,明年中国进口美国原油的数量将增加一倍。而目前,中国深陷“气荒”的背后是一场能源革命和消费格局的尝试(油改气、煤改气等),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防范环境污染为目的,而这次天然气涨价是因用力过猛造成短时间内制造了大量的燃气需求,而供应端又紧张时造成的,不过,幸好,中国终于对气荒出手了(比如,武汉12月21日实施天然气限购政策),二天前,中国也已经命令大型石油企业减少天然气使用量,以保障北方的民生需求。
英国金融时报在一周前(12月13日)援引广东油气商会的分析称,“如果天气变得更加寒冷,向北方的调气增多后,那么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南方也可能出现天然气短缺。目前,当局还在把西部两个依赖煤炭的省份的天然气调往北方地区。”报道称,中国终于对气荒出手了,中国已经命令该国的大型石油企业减少天然气使用量,以便将更多天然气用于保障严寒中处于短缺状态的北方民生需求。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中国石油集团就未来从俄远东地区供应天然气(30年期,每年约80亿立方米,共计最多300亿立方米)的主要条款签署协议,目标是在2018年达成最终协议。此前,在2014年,该公司已经与中国签署第一份合同,从2019年12月起从东西伯利亚向中国供应每年最多380亿立方米天然气,也是为期30年。
相关人士表示:优先压减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企业系统内部炼厂等用气,增加对社会的资源供应,并且,三家企业将适量压减*化工、甲醇、LNG液化厂、化肥等非居民用气1500万立方米/日。中国此前推行煤改气项目导致天然气消费量史无前例暴增,并在河北,山东等北方省份造成供应短缺。当局目前正想方设法获取更多气源来满足民生需求。实际上,这次“气荒”的背后是一场能源革命的尝试——用油改气、煤改气等政策改变北方地区的能源消费格局,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用力过猛造成短时间内制造了大量的燃气需求,而当供应端紧张时就造成气荒。
外媒称,在一个垄断市场完全放开LNG价格,气价不可避免走向失控。未来几年里,中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只会大幅提升,这场“气荒”也还远远没到头。对此,中石油专家对《界面》称,天然气“气荒”必须改革,否则五年内难以解决。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原油、金银铜、天然气等产品、股市、外汇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套单的朋友,如果止损点位已经过了,行情已经反转,就没必要再去硬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影响你的心情,小损一单安全离场,盯准目标或将力挽狂澜。解单和应急补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不同仓位不同点位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
文/伍楠竹一(xinjin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