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在11月末采取行动限制天然气价格,并将天然气转移至中国北方,以解决限煤努力造成的液化天然气(LNG)短缺。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在今年前10个月,将工业和住宅用户转换为天然气导致需求增长了19%。
华北告急华中告急,一场大规模"气荒"正席卷中国
目前,随着寒冷天气来临和北方地区经济的复苏,中国北方对天然气的需求激增,天然气短缺正蔓延至中国南部和西部的工业部门。最近,在天然气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地区被允许烧煤来在寒冬天气中取暖。
英国金融时报在一周前(12月13日)援引广东油气商会的分析称,“如果天气变得更加寒冷,向北方的调气增多后,那么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南方也可能出现天然气短缺。目前,当局还在把西部两个依赖煤炭的省份的天然气调往北方地区。”
据彭博社今天(12月19日)报道称,中国终于对气荒出手了,中国已经命令该国的大型石油企业减少天然气使用量,以便将更多天然气用于保障严寒中处于短缺状态的北方民生需求。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孟玮本周一(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优先压减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企业系统内部炼厂等用气,增加对社会的资源供应,并且,三家企业将适量压减*化工、甲醇、LNG液化厂、化肥等非居民用气1500万立方米/日。
彭博社称,中国此前推行煤改气项目导致天然气消费量史无前例暴增,并在河北,山东等北方省份造成供应短缺。当局目前正想方设法获取更多气源来满足民生需求。
实际上,这次“气荒”的背后是一场能源革命的尝试——用油改气、煤改气等政策改变北方地区的能源消费格局,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用力过猛造成短时间内制造了大量的燃气需求,而当供应端紧张时就造成气荒。
外媒称,在一个垄断市场完全放开LNG价格,气价不可避免走向失控。未来几年里,中国天然气的消费量只会大幅提升,这场“气荒”也还远远没到头。对此,中石油专家对《界面》称,天然气“气荒”必须改革,否则五年内难以解决。
从事交易五年,对于技术K线,黄金分割,形态理论有自己细致深入的见解,长期的市场运作与技术分析总结出了独特的交易手法与宝贵的实战经验。
以上出自分析师:翰林财经 更多交流咨询添加:mks663
作者简介:黄金分析师,策略家,财经时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