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印度商工部長普拉布近日表示,印度支持蘋果公司在印度擴建制造工廠,正等待蘋果正式提出申請。
普拉布上周末接受印度信托社(Press Trust of India)訪問時說:“我們非常樂意接納蘋果這個全世界屬一屬二的品牌,願意知道他們面臨什麼困難。我們也很樂意解決困難。所以我們會等候得對方提出正式的提案。”
我們不難看出,盡管莫迪廢鈔令頒布一年以來,印度現金卻只增不減,印度經濟也出現罕見的連續增長下跌,但莫迪依然在不遺餘力地進行着他的“世界工廠”並趕超中國經濟的計劃。然而,此時的印度在學習三十幾年前的中國,不但不合時宜,反而在世界經濟浪潮中,面臨踏空的風險。
今天,正當印度拚命吸引蘋果在印度設立智能手機工廠時,來自中國的小米手機已成為印度手機消費市場第一大品牌,自2014年小米進入印度市場,這個時間僅用了3年。不僅如此,當印度還在學習中國經濟模式時,中國企業已經在擊敗美國相關巨頭之路上走得很遠了。比如,
據英國金融時報,谷歌、亞馬遜、Facebook、蘋果(GAFA)今天或許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企業,但新一代的競爭者正從東方出現。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小米(BATX)不僅正在引領市場,同時也正在創造市場、顛覆市場。
近幾年來,BATX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全世界最聰明的50家公司”已經數次榜上有名(注:根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所謂“聰明”是指“擁有真正的創新技術,以及實用又野心勃勃的商業模式”)。
GAFA或許從沒預料到有一天自己在全球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來自東方。BATX所引領、創造和顛覆的市場,絕不僅僅是在中國,而是在全世界。今天,GAFA必須要把視線轉向東方,因為新的商業生態系統正在這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分別是: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騰訊、Facebook和阿里巴巴。原本Facebook公司之前是第五名,現在它已經被騰訊擠到了第六。在香港上市的騰訊公司市值達到了折合5千億美元以上,成為亞洲首家市值突破5千億的企業。目前,這些美國行業巨頭已經感受到了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壓力。比如,
零售分析公司奧多比分析公司(Adobe Analytics)11月26日公布,在剛剛過去的美國“黑色星期五”和感恩節期間,美國的網絡銷售額飆升至曆史新高,達到創紀錄的79億美元(約為521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加17.9%。但是,這一數值僅為中國雙11全網交易額的五分之一,今年中國雙11全網交易額達2539.7億元。
隨着中國科技和中國制造的不斷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傾向於選擇中國本土品牌,與此同時,中國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也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關於中國科技和中國制造的崛起,通過韓國企業高管的這一言論也可以佐證。
韓國《亞洲經濟》9月報道,韓國某大企業社長近日前往中國出差時說,“僅僅幾年以前,大部分中國人還傾向於使用三星手機,但如今三分之二的人拿着華為,年輕人不是用OPPO就是用vivo。”
億萬富翁投資者,特朗普的老對頭Mark Cuban11月22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並@特朗普問道“知不知道一家中國公司在美國股市有多大的影響?”
Mark Cuban問特朗普是否意識到“5%的股市市值增加(2500億美元),以及美國與中國每月貿易逆差的7.5倍已經歸於一家中國公司”。該文包括一篇關於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博客文章的鏈接。
所有這些跡象,都在告訴世界,印度想要通過學習中國三十幾年前的經濟模式來超過現在的中國,或是“天方夜譚”,因為,印度在經濟改革的同時,中國經濟也正在大踏步朝着更“高大上”的台階邁進。
與此同時,中國也並沒有放棄加工制造的傳統優勢,比如,蘋果公司的代工廠富士康已經於2010年在中國鄭州興建iPhone*廠。如今該工廠已擁有25萬員工,是世界上最大的iPhone*廠。人們把鄭州工廠稱為現代化的“iPhone城”。這一制造的規模早已讓美國總統特朗普垂涎欲滴。
固然,印度可以解決蘋果公司提到的諸如免稅等條件,也固然印度擁有數量龐大的廉價勞動力,但面對老舊的基礎設施,能源電力的緊張,衛生環境,技術工人的基本素質,炎熱的氣候等因素,印度都不可能與中國同日而語。
人類此前的工業革命,中國錯過了燃油汽車制造等許多領域的紅利。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成長,並踏準了科技革命的節奏。毋庸置疑,中國已成為本輪世界科技和智能革命的領軍者,無論是中國科技還是中國制造都走在了時代的最前列。而印度,很遺撼,你踏空了!中國的確贏了!
本人福生論金,對投資黃金、原油、白銀等感興趣卻無從下手或者已經在接觸卻並不理想的朋友,添加筆者薇-信xs26680(長按),獲取更多投資實時資訊、行情走勢分析,交易策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