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给《活中国的姿态》作序时写道:“一个旅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便说中国是文雅的国度;一个观察者到上海来一下,买几种猥亵的书和图画,再去寻寻奇怪的观览物事,便说中国是暧味的国度……或许中国人在西方人眼里的难以理解,在这里可找到答案了。”
同样地,在亚洲各国人眼中,中国在经济发展与国际影响等方面日趋强劲的表现,具有完全不同的意涵,远超你想像!
北京古建筑中的一扇门 /
韩国人看中国经济
中国和韩国的贸易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作为韩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每年“包下”韩国出口商品的25%,第二位的美国则只占韩国出口总额的13%。
几年前,韩国也逐渐上升为中国人投资热点,房地产和旅游业如火如荼。特别是在移民政策的吸引下,以“中国大妈”为首的大手笔中国游客纷纷涌入韩国,度假休养、抄底房产或是购买土地等,成为一道风景线。
从事实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韩国经济增长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中国。2003年后中国推开美国,稳坐韩最大出口国位置。金融方面也不例外,在韩国证券市场,中国投资额继美日之后排在第三。在娱乐产业,企业并购市场上中国已大规模崛起。
近邻有这样一位可靠朋友何尝不是幸运。但幸运与不幸正如手心手背。“多谢中国”转变为“都怪中国”只在一瞬间,现在已经是进行时,这恰恰反映出韩国人对中国经济认知的自相矛盾。
比如,韩国经济家联合会发布的报告书加重了这种心态。韩国十大出口商品重组为8大产业以世界市场占有率为标准比较一看,中国足足有6个产业赶超韩国。即使做出让步,韩国具备理直气壮贯彻自身要求的能力吗?没有能力。
现在让韩国纠结的是,一方面韩国经济依赖中国的局面日益深化,另一方面,韩国对待中国投资和贸易的态度又存在矛盾心理。
日本人看中国经济
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排名世界第2。事实上,日本人看待中国经济的眼光极其复杂。日本人的主流观点至少有四个。
维持现状论,即中国经济虽然持续增长,但基本上是按照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主义式的国际秩序在发展,并没有修正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意图。
挑战国际经济秩序论,即中国的崛起是要以修正主义挑战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最终将现有的经济秩序彻底颠覆。中国正在以经济成长为基础,向西方发达经济发起竞争,比如石油美元体系。
渐进修正论,即中国经济会持续稳定和坚强地成长,致力于在不久的将来在全世界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
印度人看中国经济
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印度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感到惊叹。
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5年内原修通了铁路,建造 了连接上海市区与浦东机场世界上最快的列车。反观印度,印度人说十年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甚至倒退。
据印度媒体India报道,印度首个高铁项目(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于计划今年正式动工,而这项全长505公里的项目预计要到2023年才竣工。
印度拥有的世界第四大铁路系统一直以缓慢低效和摇摇晃晃著称
有一则笑话,100年前英国统治时期坐火车从孟买到浦那,180公里的路程只需要两个半小时,而如今则需要超过三小时。印度人认为,现在的印度就好像是十二年前的中国,印度人认为印度发展滞后中国是由于政府的低效率造成的。
在印度学者看来,有大量因素促成了中国经济的成功。除了改革开放政策和稳定的国际环境,大规模开发、出口导向战略、中央主导的投资等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在印度学者看来,相对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型增长”模式,印度的“渐进型增长”模式具有潜在的优势。
越南盾钞票面值10万元
越南人看中国经济
在越南有一句话:天堂太远,中国很近。尽管GDP历史性地突破千亿美元,越南的经济总量仍比不上中国深圳一市。经济规模的悬殊带来失衡的经济依存。
由于过分依赖进口,越南对中国一直处于严重的贸易逆差。外流资金反过来帮助中国扩大对越投资,同时还带来了中国工人。
其实,很多越南人对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中国制造”,心态确实挺矛盾。由于价格便宜,款式多样化,中国广东制造的服饰基本上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选择。但在越南,一些商店会声明自己没有出售任何中国货,虽然商品明显挂着印有简体中文的吊牌,但店主也会说这是日韩货。越南是摩托王国,摩托车是生活必需品,如果一个年轻人考虑给自己买一辆车的时候,“中国货”很肯定是最后的选择。
今天, 由中国承建的越南城市轻轨项目已经铺设完毕并具备了基本运行条件。而此前,在没有中国帮助下,这个在建状态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竣工期,一直与地铁擦肩而过的越南人,都快不相信它能建成。
巴基斯坦人看中国经济
巴基斯坦人,尤其是中产阶层,把不断增长的中国经济视为梦境,这里有宏大的机场、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无处不在的商场。报纸和书店里随处可见有“中国将成最大经济体”、“通向进步的中国道路”等文章。
沙•法赛尔•阿夫雷迪在巴基斯坦《民族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是值得所有国家羡慕的增长和繁荣典范。”
巴基斯坦中产阶层一直梦想更好的生活,住房、汽车、现代公路网络、良好的大学教育、受国际尊重的强大政府……这一愿景通常不会持续太久,而我们的邻居却生活在这种梦想中。
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所长哈立德•拉赫曼在其近期出版的名为《继往开来的中国与巴基斯坦友好关系》一书中提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提供更好的选择。
巴基斯坦各界人士均表示,作为中国的友好邻国,希望巴基斯坦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汲取更多经验,为未来中巴友谊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平台。
巴基斯坦留学生在中国/
本人福生论金,对投资黄金、原油、白银等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笔者薇-信xs26680(长按),获取更多投资实时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