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问题吧,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明白的。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和美元坚挺都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1、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怎么来的
所谓贸易逆差,就是进口比出口多。长期贸易逆差对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但这其中不包括美国,或者可以说只不包括美国,只有美国经得起长期贸易逆差,并且美国也必须长期贸易逆差。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元作为唯一世界通用货币,需要长期的贸易逆差,这也是美元作为世界流通货币向全世界收的铸币税。
我们举例来看,假如我们要去中东国家买石油,但对方要求只能以美元结算,人民币人家不收。但中国手里没有美元,这时候怎么办呢?中国就要找到美国,去和美国做交易,把自己的产品卖给美国,这样就得到自己需要的美元了,然后再用这些美元去和中东国家手里买石油。
一般来说,A和B做生意,碍不着C什么事情,但国际社会不是这样,两个国家之间做生意,得用美元结算,得先去拿自己的产品换美元,然后才能继续做成生意。
需要用美元去和其他国家做生意的不只中国一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需要使用美元,因为美元是国际通胀货币嘛,于是所有国家都跑去找美国,拿自己家产品去和美国换美元。这种情况下,你说美国能没有贸易逆差么?
美国长期逆差是来源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对美元的需求。
大家都需要美元,但美元不可能白送给其他国家吧?你总得拿产品来换吧?所以这个贸易逆差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世界所有国家都需要的。
2、美国为何会高负债
与大多数国家把货币发行权掌握在政府手里不同,美国货币发行权并没有在政府手里,而是在美联储手里,美国政府并没有货币发行权。
当政府需要钱的时候,如果货币发行权掌握在政府手里,只要印钞机开足马力使劲儿印就行了,不需要向任何人借。但当货币发行权不掌握在政府手里时,政府用钱的时候就需要去借,向银行借,向其他主权国家借,政府以国家信用做抵押,难不成非要等到财政收入存够了钱再去做事情么?对于手里没有货币发行权、金融体系发达、信用体系完善并且已经习惯了借钱生活的美国来说,负债是一种必然现象。包括美国政府自己,包括其他主权国家也都明白,美国政府这种高负债并没有危险到破产边缘。所以美债仍然是其他国家外汇增值的首选产品。
3、美元为什么如此坚挺
让美元保持坚挺,并不仅仅是美国政府的意愿,而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意愿。
美元作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各个国家手里都握有大量美元,如果美元贬值,相当于储备美元国家的财富都会缩水。虽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喜欢美国,但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让自己国家财富缩水。所以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大家都希望美元可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符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另外,如果美元走弱,那相应就会提高美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比如美元贬值50%,你会发现产自美国的产品也都便宜了50%,原本40万的凯迪拉克汽车现在只要20万,那国产汽车还会有多少市场呀。其他国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第三,相比于其他货币,美元也是很好的避险工具,不管是欧元还是日元,在这方面都不如美元,所以大多数国家或团体也都会投资或购买一些美元类资产,不管是美国国债还是其他资产。如果美元贬值,这些资产也会相应贬值,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不管这些主权国家或团体喜欢不喜欢美国,愿意不愿意接受美元和美元类资产,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任何一个可替代美元的货币,所以美元仍然作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存在。既然是共同利益,大家也就都有意愿去维护美元的稳定。
4、美元的国际流通货币地位也受到过挑战
自己国家货币如果能替代美元成为世界流通货币的好处显而易见,靠收铸币税过日子是非常爽的事情。自从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将布雷顿森林体系废止以后,其他发达经济体国家也都挑战过美元世界流通货币的地位,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日元,当时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当时日本由于经济崛起,叫嚣要买下整个美国。结果一个广场协议把日元玩残废了,直接导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近30年。第二次挑战来自于上世纪末的欧元,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欧洲19个国家的超主权货币,对美元的影响非常大,不过欧债危机后,欧洲经济除了德国外都趴下了,现在英国脱欧更是雪上加霜,欧元现在也失去了与美元正面抗衡的实力。第三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大家都以为美元完了,结果,美元坚挺,欧元和日元还有新兴国家的货币却差点完蛋了。
当然,人民币也希望可以挑战一下美元的地位,不管是从情感方面出发还是从利益方面出发,我也希望人民币可以取代美元,但显然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撼动美元的地位,任重而道远啊。
最后概括一下,美元之所以能如此坚持,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所以不管愿意不愿意,大家也会共同去维持这个稳定,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这样的。
本人福生论金,对投资黄金、原油、白银等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笔者薇-信xs26680(长按),获取更多投资实时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