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蓝天白云,韩国外长康京和来了,为文在寅12月访华打前站。不过由于韩方在美国面前的弱势地位和犹疑态度,双方在最关键的问题上依然存在分歧。被THAAD寄生的韩方尽管想来一次“壮士断腕”,却始终害怕肉疼。韩方的立场在短短20多天里就发生数次动摇。
继康京和10月30日发表“三不声明”,与美日在反导问题和军事联盟问题上进行切割后,10月31日中韩双方就同时发布消息,决定通过军方渠道对THAAD问题进行沟通。
11月初,文在寅首次提出“中美均衡外交”的主张,并公开表示美日韩三国军事同盟并不适宜。而美国的表态则略带威胁:“三不”只是一个概念,并非政策方向。还警告韩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主权,明显表现出反对“三不”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文在寅又开始摇摆,他在11月14日的表态是:应该先放下THAAD问题,就恢复关系达成共识。他甚至建议绕开THAAD,继续发展两国关系。
他还继续为部署THAAD寻找说辞。韩国总统的理论是:临时部署THAAD完全是迫于严峻的安全形势,并非出于政治因素,只是按照法律程序作出的安排。而最终能否部署还要经过环境评估。文在寅也清楚尽管两国关系回暖,可THAAD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他又自信慢慢地表示,THAAD不针对中国,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被封冻。
但中方的立场很坚定:THAAD严重侵犯领土安全,坚决反对部署THAAD,并要求韩方“继续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还着重强调了“言必行、信必果”。看来,韩方的作出的努力并不充分。
而康京和则以“两国关系处于困难状态对国民不利”来应付。当然,韩方也注意到双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差异,并谋求管控的措施。不过“海外探客”认为,困难状态的确是令双方受损,而最焦虑的恐怕是韩国,毕竟韩国对华有700多亿美元的顺差。
事实上,韩方之所以有求于中国,主要还是形势所迫。
第一,特朗普咄咄逼人,强迫韩方重谈自贸协议。根据约定,美韩双方将于12月1日在首尔举行FTA第2次公开听证会。特朗普政府急吼吼地希望在12月正式启动修约谈判,将议程大幅提前。特朗普已经在选民面前夸下海口,急于改变对外贸易出现巨额逆差的现状,一向驯服且经济实力较强的韩国更具有“软柿子”的气质,便于敲诈,因此成为第一个猎物。而文在寅也受到了国内压力,农业团体甚至要求强行中断听证会,畜牧业、制造业等业界团体也纷纷表达不满。
文在寅很可能顶不住美国的压力,而同时又不敢得罪国内的选民,因此受的是夹板气。在存量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自然要寻求增量。因此,青瓦台在11月23日公开表示,正在考虑参与“带路倡议”,以拉动经济,创造就业。可如果想加入“带路倡议”,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同意,这是文在寅访华的目标之一。
其次,韩方要力保冬奥会的顺利举行,需要邻国的合作。因为担心危险,平昌冬奥会的门票销售情况十分惨淡,销售数量骤减,比预期低了41%。一些国家出于安全考虑,甚至准备放弃荣誉。奥地利方面就在9月份声称“如果局势恶化,将不去韩国参加比赛”。韩国急匆匆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也抱着希望中国游客来救场的心思。
为了冬奥会的成功,韩国投入了血本,甚至考虑在2018年2月9日至25日举行冬奥会和3月9日到18日举行冬残奥会期间,取消代号为代号为“关键决断”和“鹞鹰”的美韩常规联合军事演习,以避免刺激北方邻国,这也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要保证冬奥会万无一失,也不是没有办法。俄媒指出,中国拥有针对叫阵双方的制约力和作用杠杆。探客认为,这也是韩国一再邀请邻国领袖“坐镇”冬奥会开幕式的重要原因。有贵客在,北方邻国无论如何都不会轻举妄动。只要冬奥会圆满成功,文在寅就能在功劳簿上再添一笔。
不过,想达到这2个目标并不容易,韩国必须拿出诚意。究竟用什么才能打动邻国的心?其实从韩方的消息就可略窥一二。韩媒报道,中方要求韩方就THAAD反导系统做技术说明,并前往星洲基地进行调查,为雷达设置相关屏障,并定期检查。但韩方表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探客认为,在某种情况下,越竭力否认的,越接近现实。媒体不会空穴来风,而相关方面只能用否认的方式表示承认。事实上,韩国即使做到这一点,也只能拿个60分,想拿85分以上,就必须撤除THAAD。
本人福生论金,对投资黄金、原油、白银等感兴趣却无从下手或者已经在接触却并不理想的朋友,添加笔者薇-信xs26680(长按),获取更多投资实时资讯、行情走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