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基础入门 外汇市场的历史
黄金交换时期和布雷顿森林协议
布雷顿森林协定制定于1944年,它固定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并规定了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 1967年,芝加哥的一间银行拒绝给一个名叫Milton Friedman的大学教授提供英镑贷款,因为他想用这些资金来卖空英镑。 这家银行拒绝提供贷款的依据就是布雷顿森林协定。
该协定的目的是通过阻止金钱在国际间的逃逸从而限制国际货币投机买卖,以达到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以前,金本位制(主要在1876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间)主导着国际经济系统。 在金本位下,货币在黄金价格的支持下经历了一个新的稳定时代。
但是,金本位制有着经济“繁荣—萧条"循环模式的弱点。 随着经济增强,国家的进口会持续增加,直至用完能支持货币价值的黄金储备为止。结果将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和经济活动减缓到衰退点。 最终,商品的价格会降至谷底,这会吸引其它国家疯狂抢购从而为该国经济注入黄金,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该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且恢复经济财力。 这种"繁荣—萧条"的循环模式一直存在于金本位制时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中断了贸易流动和黄金的自由流动。
为了稳定和管理国际外汇市场,布雷顿森林协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 参与国同意尽力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以及必要时对黄金的相应比率。 美元作为该协定中的参照货币,标志着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由欧洲转至美国。 参与国禁止为获取外贸利益而贬低本国币值,最大贬值幅度不超过10%。 上世纪50年代的战后重建扩大了国际外汇交易的需求,导致了资本大规模转移,这种资本转移动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固定外汇汇率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1年被宣布废止,美元不再能被兑换成黄金。 到1973年时,各主要工业国的货币价格由货币的供应和需求量来调控,目前货币的流动更为自由。 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货币价格的每日浮动,交易量、交易速度和价格波动的日益增加,同时市场上出现了新的金融工具,随着市场的干预减少,贸易日趋自由化。
上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和高科技的兴起加速了跨国资本的流通,将亚洲、欧洲和美洲时区的交易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 外汇交易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每天近700亿美元,快速增长到了20年后今天的日超过一千五百亿美元。
欧洲货币市场繁荣
欧洲货币银行(Eurodollar)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美元被存入到美国以外的银行,这也是加速外汇交易的主要机制。 同样,欧州货币市场也是存储在货币发行国以外货币资产的地区。 欧洲美元市场是从上世纪50年*始的,当时前苏联的美元石油收益因担心会被美国管理当局被冻结,都被存入了美国以外的地区。 这使美国当局控制外的离岸美元储备大大增加。 因此,美国政府制定法律限制向外籍人士贷出美元。 相对而言,欧元市场因为其限制较少且回报较高更具吸引力。 从上世纪80年代晚期开始,美国公司从海外贷款,因为他们发现欧元市场是持有额外流动资金、提供短期贷款和为进出口融资的有利市场。
伦敦一直就是首要的离岸市场。 上世纪80年代,英国银行为了保持在全球融资中的领先地位,在英镑之外开始将美元贷出,由此伦敦成为了欧元市场的重要中心。 伦敦方便的地理位置(介于亚洲和美洲市场之间运行)也对其保持在欧元市场的主导地位有很大帮助。
笔者葛心晴VX:1547628405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贵金属(金银)交易,原油(wti)投资,外汇及指数等产品有兴趣的投资朋友,详情可关注葛心晴,欢迎一起交流学习!行情进入下半年,交投增加波幅增加,中长线利润比较集中,建议大家以合理仓位入市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