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一直奉行量化宽松政策,这与美国高层要求强势美元的政策相左。即便是加息,美联储也是在美国经济指标达到标准后才进行加息。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水平、通胀率重回2%一直是美联储决定开始加息的前提目标。只有达到这个数据,美联储才会投票决定是否加息。因为,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维持经济健康运行,创造足够的就业、维持物价稳定。
虽然美联储在过去几年也进行了加息,但或于美国相关方面要求差距较大。这或许是换成更为铁杆鲍威尔的重要原因。道理很简单,美联储加息,势必导致国际间资本一窝蜂涌入美元区,导致本国资本流动性趋紧。市面上钱少了,借贷利率自然上升。贷款利率的上升势必造成企业经营成本提高,这对于很多债台高起的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有崩盘的风险。但扎紧“篱笆”遏制资本外流,在实体经济萎靡的情况下显然只会加重企业负担。总之,在美联储加息的情况下,本国货币选择加息或不加息,实体经济都将面临重大风险。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部分国家无疑是一个大利空。
要知道,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源就是金融机构监管放松,加杠杆、零首付等各种金融手段齐上,迅速吹大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这个泡沫到了一个界点,就会爆炸。但因为美国是全球金融的霸主,它利用货币政策,将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推向全球,由全球其他国家埋单。
如今,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但全球很多国家仍处于复苏前夕或复苏的过程中。美国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资本,迅速到全球某个区域推高当地的房价、股市、债券市场,类似东南亚危机或再度上演。美国企业会轻松地再一次收购“羊毛”。这种案例已经重复过多次。
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鲍威尔放松对银行和金融资本的监管,当年次贷危机和收购羊毛肯定会再度上演,这对全球其他国家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而无论金融加杠杆或去其他国家收割羊毛,对美国企业和美国经济都是有利,因此,再度上演可能性基本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北京时间11月2日,英国央行举行了货币政策会议,公布了利率决定、会议纪要和季度通胀报告。该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利率从目前0.25%的历史低位提高到0.5%,撤回去年8月开始的“经济”利率下调。同时QE规模维持4350亿英镑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是英国央行自2007年以来的首次加息,自此,英国央行成为美联储、欧洲央行之后第三个退出量化宽松的主要央行。
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称,若不加息,通胀率可能难以返回目标水平。虽然目前的通胀率并不让人感到担心,但未来的通胀率让人忧虑。但是,即使加息两次,通胀率也不一定能重返2%的目标,加息是对利率的一次温和调整。相较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英国正处于一个相对不寻常的低迷阶段。目前,英国实际收入缩水最糟糕的状况正在结束,即便加息25个基点,加息旨在确保收入缩水的情况不再出现。此外,卡尼表示,在退出QE前,希望利率高于目前水平。
另一大风险就是英国脱欧。英国将于2019年3月完成脱欧谈判,但是目前的谈判僵局让未来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仍旧是一个未知数。野村的经济学家认为,加息周期中最重要的风险就是英国脱欧,未来几年的脱欧谈判可能会阻碍投资和消费支出。
十年内首次加息,英国央行在会议声明中移除了暗示可能需要进行更多加息操作的相关措辞,被市场解读为鸽派信号。此做法使得英镑/美元短线跳水,英镑显示上窜一度逼近1.3280,随后又迅速回落至1.3118。在市场情绪的影响下,黄金市场也一度承压下行。而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51个基点,富时100指数涨幅扩大至0.5%。
从10月开始,美联储已经启动金融危机爆发后首次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的行动。就在上周,欧洲央行宣布从明年1月起将月度购债计划从600亿欧元削减至300亿欧元,并延续9个月。看来,全球宽松时代已经告终,央行们倾注的流动性将不再上升,而是会逐渐消退。
笔者专注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投资更要顺应趋势。对原油、金银铜、天然气等产品、股市、外汇有兴趣的投资者,必是有缘人。 如果你刚刚入市,来找我,我教你;如果你已经身在其中却并不理想,来找我,我拉你;如果你已经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却遍体鳞伤,来找我我帮你。不能保证你一夜翻仓发家致富但希望能细水长流,汇聚江海,用心做事,态度做人,希望能成为良师益友。套单的朋友,如果止损点位已经过了,行情已经反转,就没必要再去硬抗。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误影响你的心情,小损一单安全离场,盯准目标或将力挽狂澜。解单和应急补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的清楚,不同仓位不同点位策略不尽相同,本文不作一一阐述,可详询。
在机会面前:聪明人永远是宁可抓错,决不放过!
文/伍楠竹一(xinjin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