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的许多行为都可以用期望理论来解释。该理论描述了投资者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怎样作出决定,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评估。
先评估,再选择
首先,投资者基于和特定参考值相比较得出的潜在损益,作出自己的选择。框定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不可忽视的行为,对观点和决策的形成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虽然投资者锚定的参考值各不相同,但是看上去重要的是购买价格。
第一,收益是凹函数。当投资者获得500美元收益时,他们会感觉良好(效用较大)。当然,如果能赚到1 000美元,他们的感觉会更好,但并不比获得500美元时的感受好一倍。
第二,注意,当遭受损失的时候,函数的形态是凸函数。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出现亏损时,他们会感觉不适,而且,两倍的亏损不止让他们觉得比原先糟糕一倍。
第三,损失函数要比收益函数的形态更陡峭。收益和损失的这种不对称导致了投资者在处理盈利头寸和亏损头寸时采用不同做法(见第3章)。
期望理论还讲到,投资者为了追踪收益与损失,会将每个投资账户分开,并定期复查每个账户的头寸。这种分开处理账户的方法被称做“心理会计”。将每个账户单独看待而不采用投资组合的方法,限制了投资者使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能力。
处理投资心理的另一种方法是将行为偏差按照来源进行分类。
为什么你总是错?
首先,一些认知误区是由“自欺”心理产生的,因为人们通常觉得自己比实际表现要更好。这种心理能帮助人们骗过他人,以便在自然选择的过程生存下来。
其次,偏差的另一个来源是“启发式简化”。简单地说,其存在是由于某些认知限制(如记忆力、注意力和处理能力),迫使大脑把复杂的分析过程加以简单化处理。一般认为,期望理论是启发式简化的结果。
最后,偏差产生的第三个来源是人的心境,情绪往往能够战胜逻辑推理。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同群效应在金融决策过程中也很重要。互动是指人们如何分享信息,并交流对信息的看法。从他人的观点和情绪中得到的暗示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决策。
抛掷三次都是正面的*
投资者不仅会犯那些可以预见的错误,而且这些错误也会导致他们的财产损失。你需要了解并控制自身或在与他人交流时产生的偏差。另外,你也可能会从他人失误的决策中找到获利的机会。
举个例子,投资者在预测未来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他们所观察到的少数现象。考虑一下,当抛出*时出现这样三个结果:正面、正面、正面。
我们知道,从长期来看,抛出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应该是一样的。在看到出现了三次正面这样不均衡的结果时,会让人觉得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机会更大。因为我们了解正反面出现的分布规则(50%的概率是正面,50%的概率是反面),所以我们倾向于一个面出现过多的情况会得到纠正。
这种情况被称为“赌徒谬误”,也被视为对“小数法则”产生较大误会的一种情况。
“赌徒谬误”与“小数法则”
让我们来看看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玩彩票的人。大家都知道,从长远来看每个摸彩号码的中奖概率是相同的,每个号码命中的次数也应该是一样的,人们会尽量避免去选最近才中过的号码,因为人们觉得这些号码不太可能很快又再次中奖,所以这种心理谬误让人们在选号时产生了行为偏差。你可能会问,这种效应是如何影响财富的呢?
毕竟他们选择的号码也同样可能被其他人选到。假设买彩票的人(除了我以外)都避开最近才中过的号码,那么我就反其道而行之。请记住,彩票奖金池要在所有中奖者之间平分。如果只有我选的号码中了,那我就是唯一的中奖者,就可以获得全部奖金。如果你中奖了,也许要与其他人一起平分奖金,这样,你所得到的也就只能是奖金中的一小部分了。
我们中奖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随大流”行动的人会陷入赌徒谬误,从而只能分得比预期少的收益。请注意,通过了解这种心理偏差,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决定,避免受其影响。这样就可以比那些受此偏差影响的人赚到更多钱。
信奉“小数法则”的人在股市中的表现则有所不同。就抛*打赌和买彩票而言,我们自以为了解各种结果的分布规律,但对于不同股票和基金来说,我们承认无法获知其收益的分布规律。事实上,我们又认为其中一些股票和共同基金优于其他。我们来看一些有关未来预测的几种典型结果。
人们相信意外的成功会再次出现。当人们确信自己了解结果的分布规律时,他们预言与异常结果相反的情况将会出现;相反,如果他们不了解分布规律的话,会认为异常结果将连续出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投资者往往会追捧上一年收益率较高的共同基金。
——文/肖楷磊
笔者肖楷磊: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目前是、纬度财经、中亿财经网、搜狐财经、东方财富、北京时间、等名家撰稿
注:分析建议只供参考,且不同的平台点位不一样,这一点要注意,更实时操作关注本人微信:msr910721——QQ:1794473836
关注笔者公众号:‘肖楷磊’获取每日投资资讯势分析,交易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