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过一个段子,一个老板在餐桌上宣告,公司马上要进行派股权给大家了。
他说完,大家都安静了。
那位老板一脸期待看着那帮生猛鲜活的90后员工,以为至少得到感激涕零的一句:太好了!今晚我们埋单吧。
结果,好一会之后,才有一个人说:太好了!今晚点了红烧肉。
股权激励计划不如红烧肉现实,就是人性深层可笑又执拗的机制。
要现在的。要到手的。
不要未来的。不要不确定的。
前段时间,有一个银行美女向我朋友推销了两个理财产品。
其中一个,保本还保证每年赚8%;另外一个跟股票挂钩,要是牛市可以赚30%以上,要是熊市可能亏10%。
我那位穷哐当的朋友,基本上没什么现钱,真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个理财顾问会勾搭上她。
她很犹豫,跑来问我要不要卖掉手头上股票去买这两个产品,如果要买,买哪一个?
我问,你如果卖掉正在赚钱的股票,会买哪一个呢?
她想了好一会说,用本金买保本那个,用赚到的钱买搏一搏那个。
我又问,你如果卖掉了的股票是亏的,又会买哪一个呢?
她坚决得斩钉截铁:亏着就不卖了!
我觉得她的回答,绝对是行为经济学的典型实验对象。
一个人潜意识里面,就是希望把利益“落袋为安”。哪怕未来得到更多,也不要放手一搏。这叫做“确定效应”。
每个人都讨厌亏损的挫败感,赚钱的快乐远远抵不过现实亏损的痛。这叫做“损失规避效应”。
人人都这样,不是我们的错。
我们是俗气的芸芸众生。我们要吃饭,要买房,要哄女朋友。只有人民币,能给我们确定的幸福感。
拿了股权后,说不定老板还说“你都是股东了,别跟我谈加薪”,那岂不是亏了?
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好老板谈钱,坏老板才谈股权。大概就是这样的原理。
人,总是自己骗自己;人,只能自己骗自己。没有你自己,谁都骗不到你。克服不了自己心里的魔障,那么从步入市场的第一天开始就已经输了,或许曾经短暂的盈利给了你信心、或许是性格的执拗让你坚持至今、或许你已遍体鳞伤对市场彻底绝望。最近黄金的行情真可谓是过山车,赚钱的人一大把,爆仓的人也比比皆是。
投资人想获取投资收益是理所当然的,但不可太贪心,有时候,投资者的失败就是由于过分贪心造成的。
有利都要,寸步不让。某些存在这种贪心的投机人,并不少见。他们不想控制,也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贪欲。每当行情跟自己方向相同时。总希望它的周期会更持久些,总不肯果断地将部分仓位的利润收起来,总是在心里勉励自己:一定要坚持到胜利的最后一刻,不要放弃有更多的盈利机会!这样往往会把利润转赢为亏。更有甚者,当帐面由赢转亏的时候,不断的告诉自己,这只是回调。最终行情会朝自己的方向运行的。从而导致自己被击垮在有转机的零界点。
有的准备进单的时候,总是盼望价格再好一点,又都迟迟不肯进单。这些投资人虽然与追涨、追跌的投资人相比,表现形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自己不能把握自己。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反倒会使本来已经到手的获利事实一下子落空。他们只想到高风险中有高收益,而很少想到高收益中有高风险。
因此,有如格言可鉴:"空头,多头都能赚钱,唯有贪心不能赚。"
文章由达永磐金团队sltj68罗老师撰写,转载请说明出处。本团队可免费咨询、解套,看了我们文章的朋友若是想合作可加V芯,非诚勿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