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局势在上周末朝鲜*试爆后迅速升温达到临界点,但除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措辞,目前国际社会的反应,仅限于包括石油禁运在内更为严厉的经济制裁。至于军事冲突这个可能性,似乎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
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发布的报告,则从韩国经济的角度,专门探讨了一下如果半岛危机最终擦*走火,所可能造成的三大深远影响:
妨害韩国国民经济生产力的发展;
对产业供应链的冲击向上下游蔓延,韩国消费者收入和企业利润大打折扣;
对韩国经济竞争力的长期负面影响。
日月生金认为,一场短时间、低烈度的摩擦,对韩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影响有限。
虽然军事摩擦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并可能导致资本外流,但韩国仍拥有可观的外汇储备,外部流动性缓冲空间很大。
9月5日韩国央行称,韩国8月底外汇储备升至3848.4亿美元,为连续第六个月上升,较7月的3837.6亿美元增加了10.8亿美元。若必要韩国可以动用外汇储备阻止韩元的大幅贬值。
部分经济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将因战火受到破坏,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压力至少会暂时上升,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
韩国政府可能会利用财政政策空间来支撑经济,但总体财政状况很有可能保持稳健。这样一来低烈度摩擦的影响可能会被吸收,对韩国的主权信用状况不会受到实质损害。
不过日月生金保留对韩国经济前景做出*的可能,以反映该国信用风险的下行压力。而若半岛危机演变为长时间大范围的武装冲突,不出意料日月生金认为韩国国民经济将会大受打击。
虽然朝鲜半岛地域范围有限,但半岛战局很可能会卷入更多的周边国家,持续时间超过数周。
韩国的决策和执行机构在经济和财政成本会显著提高,政府承受的压力将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日月生金认为韩国主权信用评级可能会出现大幅下滑,连降数个评级。
战争威胁是“无法承受之重”,目前的半岛形势恰恰是金正恩政权所希望达成的“战争边缘”(brinkmanship),通过刻意制造战争威胁这种“无法承受之重”恐吓邻国,使国际社会屈从于朝鲜提出的其他要求。
野村预计半岛危机不大可能演变为局部战争,最终朝鲜将顺利成为事实核国家,长期来看美国将不得不用应对伊朗核计划的方法,与朝鲜高层建立沟通渠道达成外交谅解。
从经济角度,韩国为全球GDP贡献2%,同时也是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的重要一环。目前韩国是全球第二大半导体生产国,其半导体存储器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54%(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全球份额占75%)、液晶显示器占41%,智能手机占30%(三星一家的市场份额就达到26%)、汽车占8%(现代汽车一家)。
如果电子元件的物流运输终端(比如仁川机场遭遇袭击),那么整个亚洲的IT供应链将彻底中断,全球IT硬件供应链也将中断,届时物价将飙升。
笔者日月生金(微信66951138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