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MA)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技术指标,是由著名的美国投资专家葛兰碧于20世纪中期提出来的,而很多投资者对均线的认识和使用大都停留在葛兰碧八大法则。但是,本文笔者将介绍对均线全新的理解含义,提出一种研究战法-均线粘合爆破法,以飨读者。
一、移动平均线(MA)的概念
移动平均线(Moving*erage)。MA是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一定时期内的价格加以平均,并把不同时间的平均值连接起来,形成一根MA,用以观察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技术指标。
1、MA的计算公式。根据对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移动平均可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MA)、加权移动平均线(WMA)和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EMA)等多种类型。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是算术移动平均线,本次研究的均线粘合爆破法,同样使用的是算术移动平均线(MA)。其计算公式为:
MA=(C_1+C_2+C_3+…+C_n)/n
式中:C_n-计算期中第n日的收盘价;n-交易日或其他周期;天数n是MA的参数,例如5日的MA简称5日均线,表示MA(5)。同理,有10日均线、20日线等概念。起点的移动平均值可用起点的收盘价代替。
2、均线的类型。根据计算器的长短,MA又可分为短期、短中期、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通常以5日线观察价格的短期走势,称为短期移动平均线;以10日、20日线观察价格的短中期走势,称为短中期移动平均线;以60日线观察价格的中期走势,称为中期移动平均线;以120日、200日研判长期趋势,称为长期移动平均线。
若K线价格处于两条MA或两条MA以上,我们称之为两条均线或多条均线的多头排列;若K线价格处于两条MA或两条MA以下,我们称之为两条均线或多条均线的空头排列。若K线价格时而处于多条均线上下运行,而MA没有形成明显的多头或空头排列,我们称之为均线的缠绕状态;若MA(5,10,20,30,60)的价格基本相等,我们称之为均线系统处于高度粘合(爆发点)。本次研究均线爆破法我们使用的是日周期K线。
二、均线(MA)的理解和含义
了解了均线的概念后,我们还需要理解算术移动平均线(MA)其中的含义。
1、移动平均线MA包含两个技术分析的要素。换言之,MA不仅包含价格的走势,还具备时间的概念,比如MA(5),其中有5个交易日的时间和5个交易中的平均价格;
2、移动平均线MA可以理解市场一段时间内市场的平均持仓成本。比如MA(10)指的是市场10个交易日中的平均持仓成本价格位置(注意是平均持仓成本),若K线价格处于MA(10)上方,说明10个交易日内平均的市场,做多者平均处于盈利的状态中,而做空者平均处于亏损的状态中;若K线价格处于MA(10)下方,说明10个交易日内平均的市场,做空者平均处于盈利的状态中,而做多者平均处于亏损的状态中。
3、均线多头排列、空头排列、高度粘合点的辩证理解及其含义:当短、中均线都处于多头排列时,表示全市场短中期持仓多单者平均处于盈利状态,而短中期持仓空单者平均处于亏损状态;反之,空头排列亦然。若短、中均线处于缠绕状态,需要注意价格处于均线的位置,来判断短、中期持仓者的平均盈亏状态。当短中期均线都处于高度粘合状态,表示短、中期持仓者的平均持仓成本都处于基本一致,这时短、中期投资者都急于摆脱成本,一旦脱离成本,那么行情就爆发。
三、均线粘合爆破法的实战案例
1、均线高度粘合向上爆破形成上升趋势
均线系统MA(5,10,20,30,60)通过空头排列后,价格处于低位长时间的震荡,使得短中期均线都处于缠绕不规整的状态,但是如果短中期均线最后趋于高度粘合,随后多头向上猛烈上破,价格脱离粘合点,那么价格将形成一波上升的行情(如下图)。
2、均线高度粘合向下爆破形成下跌趋势
均线系统MA(5,10,20,30,60)通过多头排列后,价格处于高位长时间的震荡,使得短中期均线都处于缠绕不规整的状态,但是如果短中期均线最后趋于高度粘合,随后空头向下猛烈破位,价格脱离粘合点,那么价格将形成一波下跌的行情(如下图)。
总结:均线粘合爆发法,不仅需要对均线的概念和其中的内含理解透彻,还需要对K线的短期强弱做一个基本的判断,这样才能提高这种操作的成功性,而避免操作的方向与价格实际的走势相反。均线粘合爆破法,虽然在市场中表现的次数不多,特别是日线周期中,但是一旦出现这种均线粘合爆发状态,行情就一触即发,这样的操作应及时把握,不应该错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