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尘逸:中国的黄金发展史及现状!
与世界上其他古老文明一样,中国人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也一直将其作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早在春秋时期,当时的楚国就已经开始铸造金币“郢爰”。但是,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看,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黄金贫乏的国家。总量上的匮乏使黄金缺乏成为主要流通手段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长期承担主要货币职能的金属是白银。
除了黄金生产力的落后之外,中国“贫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自*战争以后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巧取豪夺,大量黄金和白银被当作*货款和战争赔款流出中国,造成国内贵金属硬通货的严重匮乏。而此后中国境内的连年内战和日本侵略战争更是造成了我国黄金与白银的大量外流,其中一部分被用于购买军械物资,另一部分被达官显贵在外逃时携带出去。
对于国民党当时运台黄金的总数量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总之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额财富,并由此造成了新中国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的“贫金”局面。此时中国政府只能从新生产黄金中获得储备的增加,而几乎没有历史积累。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在黄金问题上一直是严格管制,黄金开采企业必须将所生产出来的黄金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后由中国人民银行将黄金配售给用金单位。那时新生产出来的黄金主要用于紧急国际支付和国家储备。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黄金市场一直是封闭的,黄金的市场流动需要申请和配额。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文/周尘逸(技术总监微信:291728240验证:周尘逸)(QQ:3506509462)针对实际市场参与者,考虑到部分市场窗口对于实盘交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可与笔者沟通交流,从而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操作。对大宗商品有深入的研究,如果你做单不顺或投资经常资金缩水,那么你可以关注周尘逸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