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大央行开启宽松模式,依靠货币刺激来给经济提供增长动力,各国利率大都处于极低的水平,只有美国的美联储“孤独地”调升利率。
如今,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各国央行,在不久后将于美联储“同行”。
因为,截止目前已有多个主要央行都令人意外地发表鹰派言论,就削减货币刺激或者加息给出极为明确的信号。
1、英国央行:加息时机正在接近
早在,6月15日英国央行决议时,8位委员会投票,5位认为维持基准利率,以及购债计划不变,三个票委支持加息。当时英镑短线飙升...
不过到了6月20日,卡尼表示,现在不是加息的时候。他认为货币政策无法阻止疲弱的实质薪资增长,可能伴随着与欧盟达成新贸易协议,鉴于消费者支出和企业投资方面的信号好坏不一,加上国内通胀压力仍旧低迷,尤其是薪资增速很低,所以现在还不是开始调整的时机。
不过就在昨天(6月28日),卡尼却话锋一转,称加息时机正在接近”。
卡尼日前表示,鉴于英国经济接近以最大产能运转,可能需要调高利率,而且英国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讨论何时加息。
此次,英国央行公布卡尼的讲话后,英镑升至6月8日英国大选以来最高水准。
2、加拿大央行:可能正考虑加息
6月12日,加央行高级副行长Wilkinson表示可能需要缩减刺激政策。
而昨天,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周三也表态称,他可能正考虑加息。
波洛兹说道:“我们即将进行一次新的利率决策,所以我不想预先判断。不过,我们当然需要至少考虑到目前的整体情况,过剩的产能正在稳步得到消化。”
此外,加拿大央行副行长帕特森(Vinn Patterson)呼应行长的话说可能会考虑加息。
受此影响,周三加元兑美元劲扬1.4[[%]]触及2月以来最高位。
目前,投资者认为加拿大央行在7月12日的决策会上加息的几率达到69[[%]]。
3、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转变即将到来
当然,本周最令市场感到意外的还是有“超级马里奥”之称的欧洲央行(ECB)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投资者将其周二的鹰派言论解读为货币政策转变即将到来,推动欧元和债券收益率大涨。
周二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为调整刺激政策敞开了大门,燃点了市场对欧洲央行最快于9月将宣布减少刺激举措的预期。
部分评论人士甚至猜测,德拉基的演说是否已如2013年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的翻版。伯南克那时暗示将缩减量化宽松计划的言论,引发了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缩减恐慌”。
受德拉基鹰派言论影响,“欧元大空头”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甚至放弃了对美元升向与欧元平价水平的预期,转而预测欧元到今年底将交投在1.16美元或者更高水平,而非之前预测的1.03美元。
4、美联储:政策紧缩进程处于正轨
今年,美国的经济数据不算特别良好。但美联储已经加息两次了,并且预计还会加息一次。
本周,尽管美联储(FED)主席耶伦言论稍显平淡,但还是透露出继续加息的信念,称美联储的政策紧缩进程处于正轨。
耶伦周二表示:“我们已经明确表示,我们认为,实现我们的目标、逐步提高利率是适当的。”
5、各大央行为何突然变成鹰派立场?
为什么各大央行突然变成鹰派立场?通过重读周二德拉吉讲话,得出三个结论:
1、 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的联系正在奏效
2、 实体经济增长和通胀的联系比以往更弱,但压制因素是短暂的,因此随着经济继续改善,通胀最终将上升
3、 随着实体经济扩张,金融给市场变得更加宽松
而随着本周多国央行透露出鹰派立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央行加入其中,尤其是日本央行(BOJ)和澳洲联储(RBA)。
但是,全球央行正在协力释放重要信号:资本成本即将上升——市场能否适应这种情况也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名词解释:
鹰派(War Hawk),一个广泛用于政治上的名词,用以形容主张采取强势外交手段或积极军事扩张的人士、团体或势力。另一解释为以强硬态度或手段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个人、团体或势力。
鸽派,一个广泛用于政治上的名词,用以形容主张采取柔性温和的态度及手段处理外交、军事等问题的人士、团体或势力。反义词为鹰派。采用鸽子来代表的原因是因为在圣经的诺亚方舟故事中,鸽子象征著和平。
本文作者/丽媛品金 (wx24862580)纵观国际热点,笔者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实时热点,同时对国际能源市场研究数年,对于市场分析、策略解析以及资金管理有独特见解。如果你还在天然气、油投资市场迷茫,在行情里不知所措,套单、锁单或者盈利不佳的都可以直接咨询本人,获取更多大宗商品资讯,理财产品知识,行情分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