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再起,“老四”上位,格局難動,迫切改革,此前一直被傳將上市的中化集團石油業務,最近又出上市傳言了。
有消息說,中化集團或分拆石油業務到香港IPO,作為中國四大國家石油公司之一,中化集團旗下擁有多個上市公司,但石油業務一直未能上市,這是一個遺憾。
所以中化集團一直在為上市做準備,不管是分拆也好,還是去海外合並,去香港謀劃,都是為了上市做準備……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是不是有人會問:中化和中石化是一家嗎?當然不是,中化,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旗下,中石化,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旗下的。
在央企名單中,涉及石油的共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4家企業,由於名稱大家經常會混淆,這里簡要總結如下:
1、中石化(2016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4位,營業收入294344.4百萬元)
2、中石油(2016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3位,營業收入299270.6百萬元)
3、中海油(2016年中國企業500強第12位,營業收入171,437百萬元)
4、中化集團(2016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139位,營業收入60655.8百萬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老大是中石化、老二是中石油、老三是中海油、老四是中化,70年代以前,我國有石油部(上遊),化工部(中遊),有地方政府(下遊)等:現在這些部門全整合,分拆成三家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中石油三個部門都有(分布在黃河以北),中石化只有化工部,地方政府和少量的石油部(分布在黃河以南)。
中海油只有石油部(分布在東部沿海),最賺錢的是石油勘探和開發,所以才有中海油收購海外公司。
而中化,業務卻與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相關,大到石油的開采和貿易,小到農間地頭的種子和化肥。
對比下來,中化集團在中國化工央企中實力最強、石油行業第四,究竟具體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1998-2014年,中化集團累計實現利潤總額946.8億元,累計納稅總額962.6億元。
聽說中化,最早明年初完成上市,估值高達1,000億元人民幣,然而剛剛傳出數據說:中化集團損失36.21億,海外並購有風險,石油部上市無望了?
搞大了,有的項目已虧損,有的存在損失風險,企業管理有問題,這是未經集體決策或不規範就操之過急地上馬了,難怪下場有點慘。
審計署發現:2010年和2012年,中化集團未嚴格履行評估程序,批準所屬企業以15.64億元對外收購股權,高估股權價值1.78億元。
2012年至2015年,中國化工未經集體決策,批準*4家所屬公司股權,涉及金額59.26億元,2014年,中國化工未經集體決策,違規出借資金21億元、提供擔保19.8億元。
2015年,中國化工在收購股權過程中可行性研究不充分,存在投資風險,被收購企業當年就計提減值準備高達39.7億元。
國家審計署好厲害,每年都能查出央企的問題,應該好好查查高管,“反腐風暴”要繼續下去,要不然,中字頭的老大,怎麼對得起基層埋頭苦幹的員工!
要說壟斷,為什麼不把他們幾個都合並了,其實,之前就有消息說:要把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合並了,締造全球最大化工集團,不過,雙方相關負責人均予以否定。
就算老四上位,石油行業格局也難改變,雖然說盡管中化作為老四,但從體量上來講與“三桶油”並不在同一層面,較前三家企業差距較大,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分是“利好”,合是“利多”。
國家壟斷想打造一家規模更大、更具壟斷性的全國性石油公司,如果中石化和中石油合並了,想想還是挺恐怖的,這兩頭巨頭合並,還有小三、小四什麼事!
筆者靜心析金(微信jxxj668),專業成就品質,實力鑄就信譽。金融領域,博大精深,若你久在投資市場苦戰不勝,我們倒可以暢談一番,每一個機會都是你成功的開始,只要你主動我們就會有故事。